分享
2023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614852

大小:29.86KB

页数:2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经济形势 分析 致辞
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讲话 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工作是难中求进、经受考验的半年。半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主动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竭尽全力化解各种要素制约,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矛盾,把握机遇,奋力拼搏,全市外向型经济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运行特点 据海关统计,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6.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5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88%,其中出口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39%;进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为31.52%、28.49%、38.61%,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43.11、40.42和51.05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六、第七和第四位。 1—6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增资企业2家,工程总投资13799万美元,合同外资5336万美元,同比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3138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年初确定目标任务的78.4%。 (一)从亮点方面看 亮点之一。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1—6月份,全市进出口贸易克服诸多因素影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1.52%、28.49%、38.61%,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幅4.5、2.4和9.3个百分点。 亮点之二。外贸有效出口主体增多。1—6月份,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312家,同比增加45家,其中生产企业175家,上半年出口额2023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97家,同比增加23家;其中出口额202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这6家企业合计出口1.2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56%。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亮点之三。外资对外贸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1—6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x亿美元,同比增长43.94%,占全市出口比重达24.69%。生产企业仍是我市出口主力军。1—6月份生产企业出口2.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4%,占全市出口的47.01%。 亮点之四。外贸结构更趋合理。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142.23万美元,同比增长134.36%,在全市出口中的比重大幅提高,由上年的7.99%上升到16.35%;机电产品出口8041.86万美元,同比增长25.95%;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合计占全市出口额的34.76%,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亮点之五。进口增速强劲。上半年全市累计进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一般贸易进口13124.41万美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65.x%,同比增长173.68%,其中1—6月全市进口矿产资源3392.34万美元,同比增长527.76%,仅浙江华东巨化物流一家公司就进口镍矿砂282023.13万美元。 亮点之六。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大幅增长。1—6月份,全市实现合同外资5336万美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4.5%,完成率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138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4%,超时间进度28个百分点。 亮点之七。新批工程单体规模大且质量高。上半年新批的6个工程中,有4个总投资规模在2500万美元以上,6个工程平均规模达2022万美元,是去年同期平均规模的16.4倍(去年同期平均规模仅为122万美元)。合同外资单体工程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占4个,6个工程的合同外资平均到达718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4.7倍。 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有关部门积极创新和扎实的效劳工作,市外经贸、台办、各开发区在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收紧的情况下,注意调研,防微杜渐,对企业作了很好的指导效劳工作;外经贸部门筹划组织了欧洲招商推介会、浙洽会、广交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海关和商检对企业效劳分别作出了十项承诺和十二项承诺,经常对出口企业加班加点、特事特办;市委组织部、党校与市外经贸局筹办了外经贸工作培训班,推进了外经贸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国税部门给企业指导退税并及时退税,人民银行外管局创新金融效劳并及时办汇,都有效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效益;经委等工业部门把国际化提高到重要议题,有效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开展;外侨办积极做好企业出入境效劳工作,促进了企业高效运转;工商行政效劳工作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注册登记效劳等。从上半年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也都有很好的经验和措施。 (二)从缺乏的方面看 一是外贸各项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全面下滑。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压力下,外贸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我市去年1—6月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幅均列全省第一,而今年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六、第七和第四位。周边的XX市上半年却增势强劲,1—6月进出口、进口增幅列全省第一,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三。 二是各县(市、区)开展不平衡。外贸方面,从进出口增幅看:XX县区、XX县区进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90.60%和91.57%,其余各县(市、区)增势平稳,XX县区增幅最低,仅增长2023.25%,无论是进出口还是出口,增幅差距十分悬殊。从完成年度进度看,外贸进出口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有: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市开发区和高新园区;外贸出口到达时间进度同步的那么只有XX县区、XX县区和高新园区,其中高新园区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的外贸进出口目标任务。利用外资方面,县(市、区)利用外资情况开展不平衡,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合同外资看,龙游、常山已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分别完成年方案的137.39%、112.86%,市经济开发区和衢江区分别完成年方案的38.39%和15.62%,其余县(市、区)均无新批工程或增资工程。其中市开发区的合同外资为增资工程,也无新批工程。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XX县区、市经济开发区和衢江区完成的较好,特别是XX县区和市开发区,分别到资1383万美元和1427万美元,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龙游半年内完成的实际外资是全年任务的2.5倍;衢江区实际外资251万美元,到达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XX县区和XX县区分别到资67万美元和2023万美元,分别完成方案进度的12%和2.5%。XX县区、XX县区、市高新园区和XX县区实际外资目前还为零。 三是利用外资后劲严重缺乏,新批工程明显减少。上半年我市合同外资虽然增幅很大,但新批工程比往年明显减少,上半年新批工程仅6家,同比下降57.14%。全省的情况也一样,全省实际外资5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但新批工程869个,同比下降40.2%,并且全省11个市新批工程全线下降,没有一个地市是增长的,虽然这一现象全省普遍存在,具有共性,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发区园区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表达。上半年,市开发区虽然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但只有增资工程,无新批工程;市高新园区和XX县区均无新批工程,实际外资目前还为零。 二、着眼全球,审时度势,积极顺应外向型经济开展趋势 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本钱推动等带来的影响都将逐步显现,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巨大压力,加之5.12地震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压力,我市对外贸易不确定因素增多,未来走势将接受严峻考验。 (一)当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压力。自2023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走势。在20x年人民币强势升值的根底上,今年在美联储降息救市、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总体呈现加快升值的趋势,7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到6.823:1,20x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幅已达6.6%。从现在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远还没有探底的迹象,这对出口的影响不言而喻。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提出了较往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么承担升值本钱维持原出口价;要么提高出口价格,导致局部订单的流失。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造成了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又缺乏避险工具与能力,不敢签订超过3个月的出口合同,因此升值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本钱,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冲击出口贸易,挤压企业出口利润,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全市的外贸出口。并且,相对其他地市,由于我市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很多都是以低价竞争方式赢得市场,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市带来的冲击更大。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反映出口根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汇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汇率风险,造成企业接单困难、生产设备闲置。在当前尚缺乏有效躲避手段的情况下,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还直接抬高了出口规模增长。1—6月全市出口增长28.49%,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后,用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出口额仅增长17.48%。 二是外贸政策调整滞后效应开始显现。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缓解贸易顺差,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去年国家相继屡次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如对局部商品加征关税,出口退税政策再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等,由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有个滞后影响,因此从20x年度出口情况看,政策调整尚未对我市出口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今年上半年已开始显现。首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我市不少企业的预期收益随着退税率的降低而相应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难以消化出口产品生产本钱的困境,尤其对于一些生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主要通过低价竞争方式争取出口的企业,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抑制顺差增长、限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同时,对我市大宗商品,特别是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方面造成全市出口规模增长势头减缓,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出口效益下降,企业出口积极性降低。20x年7月1日开始下调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政策调整对我市影响极大,我市有80.8%的企业、61.74%的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涉及出口额万美元。其滞后效应在今年已经显现,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今年出口都不理想,1—6月,全市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出口下降61.71%。其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20x年国家相继3次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大幅调整,20x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已达1816个海关商品编码,我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的主打产品牛皮革被列为禁止类目录,受此政策影响,该公司自营出口全面停止,进口也因此受到影响。 1—6月,全市加工贸易全面回落,进出口额1.24亿美元,下降22.53%,绝对额减少3600万美元。再次,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去年出台的新进出口关税政策,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出口关税,有80多项钢铁产品将被进一步加征5%—2023%的出口关税。受此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的钢坯及钢铁制品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浙江元立金属制品出口的钢坯,不仅退税取消,还加征出口关税,出口价格低于内销价格,以至从去年6月份起钢坯出口一直处于停顿状态。1—6月,全市钢铁及钢铁制品出口额838.86万美元,下降42.x%,绝对额减少62023万美元。虽然,上述政策调整从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但在短时期内密集出台而且政策过渡期很短,将大大打击出口企业的信心。可以预见,下半年,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那些自身利润较薄、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经营产品单一的企业及“两高一资〞企业,在政策调控下,前景不容乐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