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调查分析报告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所有政党如此,对共产党更是如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保持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党生存和开展的根底,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有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当然,群众工作象党的全部工作一样,需要随着执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改革创新,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一、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政党是代表民意参与政治的组织。执政党那么代表人民执掌公共权力。因此,在政党的所有特性里面,首先就是政党的代表性。几乎所有的政党都声称代表人民的利益,都力求得到人民最广泛的支持。人民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底。西方多党制下的政党比较注重与其根本群众的制度化的联系,经常通过各种民意调查来关注自己受到民众支持的比例,因为民众对政党的支持比例最终都会反映到下一次选举上来,直接决定该党是否能够获得执政地位或者能否继续执政。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根本上都有依靠和领导群众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的历史,在革命时期保持着与群众的密切而良好的关系,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执政的时间比较短,其执政行为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传统上往往在强调不能脱离群众的同时,反对党群关系上的尾巴主义。同时由于选举制度上的不健全,群众在短期内对执政党的约束机制很难及时的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克服执政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保持执政党和群众的经常联系,如何保证我们的政策真实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需要认真研究。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在阐述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完整地表述了增强执政科学性和执政合法性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先进性建设成效的衡量标准: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曾庆红同志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先进,必须通过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表达、来检验,衡量一个政党的进步与落后,最终要看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与政党执政的科学性和执政效率密切相关,执政能力是执政科学性和执政效率的表达。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密切相关,政治学所谓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