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建设报告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是稳固基层政权、夯实执政根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日,我们通过实地调查、下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法,深入农村一线对全县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如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考。一、根本情况xx县位于XX省北部东侧,XX县区中部,土地面积1212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396个行政村,总人口23.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6万人。全县共有党委16个,乡镇党委13个,其中“五个好〞乡镇党委4个;村党支部395个,其中“一类〞支部256个,占总数的64.8%,二类支部128个,占总数的32.4%,三类支部11个,占总数的2.8%。目前,全县共有党员11551名,其中农村党员7168名,占党员总数的62.1%。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呈现的主要特点是:1、从年龄结构上分析,年轻党员明显增加,但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依然突出。我县近3年来,开展农村党员981名,其中35岁以下的476名,占开展党员总数的48.6%,但党员的老龄化问题仍很严重。目前,全县46—60岁以上的党员2929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0.9%,60岁以上的党员2120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9.6%,可以说党员年轻化的速度比不上党员老化的程度。2、从文化程度分析,党员学历升高,但低学历者依然十分普遍。近几年,随着学校毕业的学生党员进入村支部以及农村党员走出去参加培训等,可以说学历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大专以上的农村党员有26名,占0.4%,高中及中专党员有941名,占13.1%,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党员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和新形势变化的需要。我县农村班子建设呈现的特点是:1、从班子职数看,两委班子健全,交叉任职人数较多,但“一肩挑〞的比例还相对较少。在全县395个村支部和396个村委会中,现有支委、村委成员2252名,机构健全,人员根本配齐,平均每个村有近6名干部。在村两委中,交叉任职的有368名,其中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有30名。从这次调研的情况发现,这些交叉任职及“一肩挑〞的村大都能团结一致、共谋开展,其号召力与战斗力也比其他同等条件的村要好些,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有所提高。2、从班子结构看,总体趋于合理,但各阶层的优秀分子缺乏。在年龄结构上,两委成员的平均年龄43.8岁,支委成员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