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二胡作品兰花花叙事曲中的演奏技巧分析兰花花叙事曲是著名作曲家关铭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而成的二胡作品,乐曲由五个局部串联,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兰花花爱情悲剧〞。作品取材于陕北地区凄美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兰花花不满买办婚姻,与黑暗势力抗争并追求自己幸福的爱情故事,表达出封建社会的女性也渴望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乐曲分为五个局部,在演奏过程中,该作品的旋律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音乐风格兼具抒情与叙事。兰花花叙事曲是二胡演奏中常见的叙事题材音乐作品,需要演奏者对二胡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力有熟练且准确的掌握。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参加不同的音乐演奏技巧,以便更完整地呈现音乐作品。本文以兰花花叙事曲为例,分析二胡演奏的情感表现和演奏技巧,探究作品蕴含的动人故事和艺术魅力。一、作品梗概兰花花叙事曲由作曲家关铭于1981年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而成,以淳朴生动的音乐语言,展现出一位不屈服于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女性——兰花花。它是典型的西北地区乐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和戏剧音乐的特点。音乐旋律粗暴高亢,极富歌唱性,演奏作品时多采用抛弓、回滑音、压揉等方法,具有鲜明的北方音乐风格。二、二胡叙事曲兰花花的曲式结构二胡叙事曲兰花花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五个局部构成。作品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色彩,并参加了戏剧音乐的元素,使音乐富于戏剧冲突性,突出故事的主题性和鲜明的人物特点。下面分析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引子局部,G大调〔1小节〕是自由的散板,旋律运用悠扬的长音和回滑音铺开。乐曲的呈示部〔2~134〕分为主部主题〔2~32〕、连接部〔33~58〕、副部主题〔59~99〕、结束部〔100~134〕。其中,主部主题分为AB两乐段,采用G调、中板,包含赞美之情。A乐段运用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歌曲旋律,巧妙地使用滑音来塑造遥远的意境。B乐段是A乐段的延伸。连接部〔33~58〕采用G调,这一局部是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铺垫。副部主题〔59~99〕采用C调,充满热情,这一局部的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强烈的比照,节奏以后十六、平八节奏为主,展现兰花花活泼快乐、能歌善舞的人物形象。而本段的结束部〔100~134〕加了一局部的“颤音〞,使旋律变得舒缓,与展开部的突变情节形成比照。展开局部为华彩片断〔135〕、抬进周家〔136~167〕、出逃〔168~233〕。其中,华彩局部〔135〕使用bB调,音乐主题与呈示部形成比照,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天有不测风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