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加强乡镇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直接决定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是全面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和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政府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要求,立足镇域工作实际,强化统计基层根底,全面标准统计制度和责任,努力从源头确保统计工作的基层建设和工作质量,全面提升镇统计工作整体水平。一、主要做法及经验(一)建立统计机构2023年以来,镇按照县委政府统计工作统一部署,对照关于成立县级统计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级各部门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标准化建设及日常统计工作,并对统计站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二)健全统计制度1、村级报表制度。为使统计工作更加标准化、严格化,镇建立了一系列统计工作制度。首先,明确大小春农作物面积产量村级的报表时间和方法,由村统计员向镇统计站报送手工报表,镇统计站经过汇总、审核向上级单位报表;其次,实行统计培训制度,在上报大小春表及综合年报表前,组织全镇统计员培训,严格统计报表质量与报表时间。随着制度的完善调动了统计员的工作积极性,标准了统计工作的运行程序,使统计数据准确及时的完成报送,提高了工作效率。2、日常统计工作指导制度。为确保统计制度的执行力度,镇开展了自查活动,一是统计站人员定期进村入社进行业务检查指导,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协调解决;二是对不重视统计工作,不能按时上报报表,延误全镇统计数据汇总的基层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上报报表,否那么依规追究责任;三是要求镇村统计人员对近期统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指导其互相学习工作经验,互相查找工作中的缺乏,通过认真对照总结,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统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加强统计工作保障1、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在统计工作日趋完善和深入过程中,统计工作量大面宽,容易造成人员的经费缺乏的现象,会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镇在干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明确了一名专职统计干部和一名协作统计干部,专门负责全镇统计工作。建立了农业统计、专项调查统计等队伍,涉及人员共计35人。对于镇统计站的经费实报实销;预算经费缺乏局部,由镇财政调节支付,专项统计工作专项列支。特别针对每季度的统计业务培训、专项统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