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调研报告一、乡镇统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乡镇统计工作一直随着政府统计而生,只是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政府统计部门抓乡镇统计工作也从来不曾停止过。但由于受经济体制变迁、乡镇机构改革及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约束,乡镇统计工作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特征,对整个统计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目前乡镇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设置乡镇统计机构的法律依据还不够权威、科学、完整,这是造成基层统计工作被动局面的最大因素之一。现目前,仅在?统计法?第十六条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在乡镇设立2独立统计机构的法律依据不强,设置“统计员〞只是一种职业规定,而不是机构建置,政府统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站所无法行使有效的管理。2、统计力量不适应统计任务的增长。现在虽然设立了乡镇统计站,但多数乡镇仅有一个人做专职统计工作或兼职统计工作。从业务层面讲,就是乡镇一个统计员直接面对县局十来个人。每一个专业、每一项普查工作任务,只要涉及到乡镇(包括人口、农业商贸、投资、劳资、工业、各项调查等),都由一个人承当。近年来,统计报表日趋增多,统计调查项目日趋增多,有周期性的普查、有经常性的抽样调查、3有一次性的临时调查,各项调查交叉接踵而来,从未间断过;统计专业划分趋细,总的有二、三十多项专业,统计任务与日俱增。而一个乡镇统计员同时兼任着乡镇内3到5项部门工作,有的还要驻村蹲点,还要参与乡镇方案生育、综治治安、防汛抗旱、财政税收等多项中心工作,其所承受的劳动强度太大。基层的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形成显著的矛盾,统计员无力、无心按照统计的根本要求将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三年一届的村委班子换届选举也制约了基层统计后备力量的递补,能够正确填写各种表格的人员不是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43、统计队伍不稳定制约了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导致统计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自身也不愿从事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乡镇机构的特殊性造就了统计队伍的不稳定。其特殊性表现在:乡镇统计站现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从工作上看,业务量较大;从待遇上看,与乡镇公务员同工不同酬,工资资金差一大截;从个人开展前途上看,提拔、调任、轮换的时机根本没有;这就让从事乡镇统计工作的人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取心,在工作中要么交差了事,要么通过各种时机尽快脱离统计岗位,统计工作任重道远。54、统计方法制度跟不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