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乡镇水产开发现状调研报告依托水面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县把水产开发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工程〞来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县水产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全国水产大县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强我县水产产业,致富库区移民群众,最近我们专门对此进行了一次调研。一、开展优势产业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其比较优势。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县开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一是有资源优势。我县属山区大县,境内溪河众多,共有大小溪流911条,全县常年有效水域面积30.5万亩。全县水域面积虽无法与等湖区县市相比,但居于全省山区县市首位。目前,电站关闸蓄水形成的五溪湖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170平方公里,可精养水面达2023万亩,其中适宜网箱养殖的水面达7万亩。加之我县还有12023座上型水库、2800多处骨干,全县可供养殖水面达13万亩,理论年产量可达2.7万吨以上。库区水体交换频繁,水质到达国家饮用水Ⅱ级标准,非常适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现已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我县库区良好的水质,湖区根本无法相比。库区鱼类资源丰富,现有叉尾鮰、鳙鱼、鳜鱼、青鱼、鲤鱼、草鱼、鲶鱼、银鱼等80余种,目前开发形成特色和规模的有叉尾鮰和鳙鱼,本地特色鱼种还有青鱼、青虾、鳜鱼、翘鱼等极具开发潜力。二是有根底优势。近年来,我县借助移民开发机遇,大力开展网箱养鱼和库汊围栏养鱼。目前,全县共开展网箱3.3万口,其中美国斑点叉尾鮰网箱7000口,是全省最大的叉尾鮰养殖基地;开展库汊围栏养鱼1万亩。全县水产品年产量8000多吨,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三是有市场优势。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生态鱼类食品倍受市场青睐。我县因水质良好,出产的水产品具有品质优、无公害等特点,产品供不应求,其中鳙鱼、草鱼远销广东、香港、贵州、重庆等地,叉尾鮰出口欧美,银鱼远销江苏、浙江等地。把握市场机遇,第2页共6页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开发力度,我县水产业在“十一五〞期末完全可以形成年产值过亿元、在全省有影响的产业。二、存在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水产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成长初期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深加工。目前,我县仅有五溪食品、雨露商贸等几家食品加工企业从事局部麻辣鱼加工,年加工能力缺乏50吨,加工规模小、层次低,我县绝大局部水产品以鲜鱼外销,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户获利少,财政收入少。以叉尾鮰养殖加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