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开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王庄镇各村居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开展集体经济,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高,社会化效劳体系进一步开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根底设施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穷了集体,富了个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开展步伐,不断培育集体经济开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开展,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镇党委组织人员对全镇集体经济开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现状我镇共有15个村居,农业人口3.8万人。202223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45万元左右,村均3万元,主要来源为村级转移支付、村级办公经费、对上争取的工程资金、选派村专项资金及个别村的“三荒〞承包租赁费用等。二、存在的问题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开展后即乏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镇只有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到达5万元以上,占村居总数的20%;3—5万元的村有4个,占27%;3万元以下的村8个,占53%。从整体上看,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村级办公经费,增长点匮乏,后劲缺乏,可持续开展能力薄弱。2、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创新开展能力薄弱。个别村干部那么存在小富那么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开展的精神,开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开展经济的思路不多,积极性不高,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一直不能取得创新和开展。3、村级根底设施开展滞后,集体资产流失较为严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该办的事办不了,所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开展,导致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等投入缺乏。现在除了村委会等办公场第2页共2页所,几乎无其他可开发利用资源,导致开展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薄弱降低了村干部在广阔农民心目中的威信,拉大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三、对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的几点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开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