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乡镇扶贫开发调研报告一、山沿山区贫困现状以地处河西地区中部的XX县区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贫困人口仍然较多。XX县区沿山地区XX县区的南丰乡、XX县区的陈户乡、XX县区的新坝乡、XX县区的倪家营乡等16个乡镇共有农户7.6万户,人口30.4万人,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为贫困人口的标准测算,这些乡镇的贫困人口到达4.2万户、16.64万人,占总户数的55.3%、总人口的54.7%,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68.4%。2、生存环境十分严酷。这16个乡镇均都地处海拔2022米以上的山浅山区,气候寒冷,霜期过长,地势倾斜、海拔梯度大,年降水量不到150毫米,蒸发量高达2400毫米以上,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贫瘠,人均水浇地仅0.5亩左右。3、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由于沿山地区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22年遭受60年不遇的大旱,粮食作物受灾严重,农民群众出现粮荒,政府不得不开仓借粮2125万公斤;2022年XX县区发生6.1级强烈地震,受灾群众到达5.6万户20.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到达7.64亿元。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灾返贫人口到达2023.73万人。4、区域经济结构单一。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沿山区只能种植青稞、豆类、油菜等传统作物,但品质差、产量低,亩均收入仅200元左右,特别是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政策实施后,可利用的耕地、草场分别减少了29万亩和30万亩,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大幅度萎缩,新的产业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陷入困境。5、根底设施极为薄弱。这16个乡镇地处山区,远离国道、省道XX县区城,交通不便,目前,仍有22个村不能正常通车;有76个村74218人、22.6万头(只)牲畜经常发生饮水困难;有16个村没有通程控;医疗、教育、卫生等根底设施落后,农民生活条件极差。第2页共3页6、农民素质整体较低。沿山的16个乡镇由于受历史条件制约,教育教学条件差,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当地总人口的42%以上。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农村劳动力普遍观念陈旧,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致富能力差。在这些乡镇科技对农业增长的奉献率缺乏30%,较全市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二、山沿山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XX省河西地区普遍被认为是全省相对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根底设施较好的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相比照拟稳定,山沿山乡村的贫困问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该区域扶贫开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