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状况报告一、强化三个意识,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一)细化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出台市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梳理39项重点项目,确定15个牵头单位,18个协作单位。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点位打造、建设项目和模式探究等内容,形成工作清单,制定月度工作规划。(二)逗硬考核,强化落实意识。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创新推动“三个一〞督查鼓励机制,对重点项目每月一通报一交账一约谈,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细化考核细那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2(三)重点突出,强化表率意识。形成“清廉村居〞建设、“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法治建设等重点任务清单。同时结合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立的契机,乐观争取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典型。二、强化两个支撑,建强乡村治理队伍(一)强化组织支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纵向构建党的领导治理架构、横向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转为“联合作战〞,已初步构建“一网兜起区域大小事〞的乡村治理格局。(二)强化队伍支撑。充分利用村组干部、社会组织、志愿效劳三支队伍,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3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健全乡村效劳功能和管理功能。同时,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推动“一肩挑〞。目前涉改村全部实现“一肩挑〞,比例提升至74.2%。三、强化三个抓手,推动试点成效明显(一)抓重点,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持续深化以“定向代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2次,意见建议会6次,集中商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关于县村民议事代表制度工作规章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下发市区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试行)的通知,赐予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在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前,争辩确定有关村组事务的议事权,推动议事代表的职责归位。以4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为依托,目前全区共确定常设定向议事代表3457人,并赐予宣扬员、冲突纠纷调解员、信息收集员等职能职责。(二)抓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搭建“线上线下〞法律效劳平台,破解乡村治理逆境。建成区级中心、镇法律效劳站、村(社区)法律效劳室、农村院落(城镇小区)联系点,形成了掩盖区、镇、村、院落“四点四级〞公共法律效劳格局。统筹政法机关、律所、法律效劳所等资源,组成“四个一〞力量,全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