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世界〞是“在相互交往中被经验并且作为一种无限开放的任务不断地交付给我们〞的。(伽达默尔)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小语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心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说,它在生活世界交际中,心灵的敞开度大了,对言语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高了。据有关统计,2004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756.71万人,仅农村学生就有8121.23万人,占了其中的63.7%,我国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仅是城市的青少年,更应该包括农村的孩子。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研究还属于一片空白。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第2页共6页1、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开展的需要。21世纪的社会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的社会,交往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根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有强烈交往意识,通过交往,开放自己,大量吸收社会信息,丰富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和社会标准,使之得以顺利开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紧跟时代脉搏的需要。2、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个个参与,人人实践,学生在广阔的互动空间里学习语文、识字用字、用词造句、润饰成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交际中能培养学生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