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三节视觉课题:视觉要求:1、描述眼的根本结构和功能;2、能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3、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重难点:1、描述眼的根本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教具:1、凸透镜成像仪,眼球模型。一、导入:“我们已经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解人体许多系统及功能。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说明眼和耳是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感觉器官。其中眼睛是接受光信息、引起视觉的器官,本节课就来认识眼的主要结构眼球,并板书视觉。二、新授:1、观察眼球模型:眼球的结构。⑴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的前半部。当然每人共有两只眼球。⑵眼球外层由角膜和巩膜覆盖(组成),位于眼球最前方约6/1,为透明的角膜(能让光射进入),后面5/6为不透明的巩膜。⑶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在前、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在眼的后部2/3处紧贴巩膜是脉络膜,其中富含血管。睫状体是连接虹膜和脉络膜的中间局部。⑷内层是透明的视网膜,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成像作用)。⑸晶状体透明、富有弹性,位于虹膜的前方。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根据物体的不同距离而改变(调整焦距作用),使物像正好落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2、虹膜的作用:虹膜会依据外界光线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成的多少,就象照相机镜头中的光圈作用一样。3、光线强弱对瞳孔大小的影响探究:学生2-4人一组,提出相关假设,并利用教室内桌面作弱光源,室内阳光下白墙作强光源,先在室内观察,再转为室外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依据观察后现象进行讨论交流。结论:弱光下,瞳孔放大,使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眼,从而看得更清楚;在强光下,瞳孔缩小,使较少的光线进入眼,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线的刺激。4、外界的景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外界光线(相当演示实验中的点燃蜡烛实物)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体(相当演示实验中的凸透镜)折射到达视网膜(相当演示中的光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递达大脑皮层形成了视觉。参看P95彩图12-14。5、在演示实验中,把成像清晰的光民透镜距离稍移动一下,(拉长之距)会发现本来清晰的像变成模糊了,就象有些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例如:光线过强或过暗,眼离书本太近,姿态不正确,而导致晶体的凸度增大,形成假性近视。不采取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前后经过长,假性近高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