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570376

大小:28.14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精准 扶贫 工作 调研 报告 新编
XX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县级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实施精准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县深入推进扶贫工作,走出一条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新路子的重要举措。为摸清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月上旬,由县政协副主席穆丽萍带队,县政协民宗委、经科委组织局部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 在有关部门及镇村积极配合下,分别深入到郭镇镇北河沟村、徐家坪镇周家坝村、白雀寺镇白雀寺村等镇村,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扶贫工程、走访座谈实施工程贫困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就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概况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扶贫政策措施,并及时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略发(2023)7号),聚焦精准扶贫,着力行业扶贫,推进社会扶贫,促使全县贫困面貌持续改善,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通过实施脱贫目标到村到户、扶贫工程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干部驻村帮扶到户五大精准扶贫措施,使全县贫困人口由202223 年的万人减少到2023年的万人,年均下降%,万个低收入贫困人口根本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2223年底的53%下降到%。 (二)贫困户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到达2850元,较上年增加400元、增长%。支出方面,贫困户在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增幅均在80%以上,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全县投放产业扶贫贷款万元,贴息55万元,扶持496户贫困户开展产业;41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资本金超过了202300万元,借款率75%,回收率95%。横现河省级产业扶贫园区建设稳步实施,已完成投资98%,扶持带动贫困户332户,占方案350户的95%;两流水村贫困人口创业示范试点工程和互助资金创新试点工程全面启动。 (四)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整体推进、连片开发、集中攻坚扶贫 开发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陕南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七项工程,使农村水电路等根底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开展。2023年,全县实施秦巴片区扶贫规划工程完成总投资亿元,其中根底设施工程投资亿元,产业工程投资亿元,民生工程投资亿元,公共效劳工程投资亿元,能力建设工程投资302万元。 二、开展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年来,尽管我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县贫困人口基数大,精准扶贫工作启动时间短(刚刚实施一年),因此,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及困难: (一)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当前,除绝对贫困人口和低保户、五保户易识别外,大多数群 众很难准确确定是否贫困。一是贫困户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局部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扶贫对象难以界定。加之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多由村干部决定,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选程序,在确定贫困户时存在关系户、人情户等现象;二是局部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对精准扶贫工作不重视,在贫困户建档立卡时有走过场现象,且县、镇包村干部也没有进行认真核实,导致精准扶贫数据不精准;三是贫困户真实的收入难以概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方法来衡量。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局部农户不讲实话,不如实填报收入情况,造成少数较富裕户被纳入贫困户系统,还有局部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进来;四是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现象,很难精准界定。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开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开展动力;二是局部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开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三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局部贫困户主动开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针对性不强,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我县过去注重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扶贫工作,按照一村一品进行工程规划并组织实施,但在精准扶贫到户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开展需求不同,基层政府在引导方面没有针对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造成个别农户对扶持工程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工程推进落实困难。同时,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开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 (四)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精准扶贫的重点在根底设施建设 和产业开展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县目前在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还相对滞后。一是全县有16个贫困村被列为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工程村,这些村都有80-20230万扶持资金,其中70%的资金重点用于开展增收产业,但由于缺智力、缺劳力、缺技术的贫困户无能力开展增收工程,导致这些工程村的产业扶持资金闲置花不出去,没有真正发挥出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二是产业扶持资金额度较小。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农户反映每户最高专项扶持资金限额5000元,带动不了增收产业的开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如:一户按开展20230窝猪苓计算,农户需要投资9000余元(不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次性投资本钱过高,导致到户产业难以实施;三是全县仍有80个贫困村没有安排产业扶持工程,这些村的局部贫困户想开展产业却没有工程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致使扶贫工作推进缓慢。 三、意见及建议 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从长远考虑、从现实出发,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瞄准贫困、精准发力,确保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政策宣传,精准识别到位。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政策和XX省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更加重视扶贫工作,依法抓好扶贫,促使社会各界和广阔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的良好气氛;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措施、目的要求的再宣传、再发动,充分发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建议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要研究吃透上级扶贫政策,切实做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准确掌握贫困现状,加快制定贫困户动态管理方法,使扶贫对象进退有章可循,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良好根底。 (二)因村因户制宜,完善扶贫开展规划。围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摸底归类、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到村到户。一是建议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分析,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分类,因村、因户制宜研究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因人实施。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二是建议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有效衔接,对因智、因病、因残的特困户或五保户以及无开展潜力的对象,纳入惠民政策予以保障;三是建议对具备条件容易脱贫的对象,要优先纳入脱贫方案,制定相关扶持措施,让其早日脱贫。 (三)加大产业扶贫,缓解贫困户的资金压力。产业开展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一是建议大力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开展产业。要引导、催促龙头企业履行帮扶义务,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 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帮扶重点村和贫困户开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结对包联贫困户开展生产。对积极扶持贫困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要在税收减免、扶贫贴息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工程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三是建议注重激发群众自我脱贫意识,鼓励实施多元工程开展脱贫,县、镇可以筹集一定的资金,制定相应的产业开展扶持政策。 (四)整合工程资源,改善根底设施条件。一是建议对各贫困村确需解决的根底建设工程由县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编报工程进行上报,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二是建议县财政每年捆绑、调剂一定的资金用于贫困村改善根底设施条件。同时,工程和资金主管部门要严格工程和资金审批,严格监管,防止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 (五)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责任。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各镇xx县直部门党政一把手履行扶贫责任制的考核问责力度,适当提高扶贫开发在年终考核分值上的比重,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好各驻村工作组和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指导、协助各村搞好精准扶贫;二是建议县扶贫办加强对各镇扶贫工作的指导和扶贫专干的培训、考核,确保扶贫专干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政策,专事专干,指导各村开展好扶贫工作;三是建议由监察局牵头,发改、财政、审计以及两办督查室等部门参与成立相应的监督工作组,加强对扶贫工作督查和扶贫资金监管,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尽快见实效。 篇二: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XX县区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现有贫困人口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23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XX县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方法、XX县区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区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 作实施方案、XX县区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那么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标准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那么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根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根底。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 精准脱贫奠定了根底。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工程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程整合工作,捆绑涉农工程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那么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工程,分类反响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工程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工程方案,有效提高了工程资金使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