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XX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效劳型政府,激发基层活力,用好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开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一、根本情况区现行基层行政体制是在1998年撤销地区建立开发区,撤销开,乡镇之间干部的适时动态交流可有效保持基层队伍活力。体制调整后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基层干部处于“块状分割〞形态,干部流动存在“三好〞“三难〞现象:即“上好动下难动〞(科级以上流动易科级以下流动难);“进好动出难动〞,“内好动外难动〞(行政体制内流动易,事业向行政流动难)。有的乡镇建区8年来,除个别干部提拔调动和调入区级单位外,乡镇间交流根本没有。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队伍缺少活力,基层又无手段,只好望洋兴叹。(五)分配政策需要完善分配缺乏灵活性。基层政事难分,工作统一做,却“政事不同酬〞;村组干部报酬无统一标准,各地差异过大;实行全市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职与非领导职务津补贴根本无差异,一线干部任务重、责任大,连工作话费补助也没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线干部的积极性。(六)村民自治任重道远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村民自治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村居规模扩大村组干部工作量成倍增加,然而有的村干部报酬偏低(每月仅250元);村民自治决策执行中缺乏约束手段,村规民约实施不力,有的流于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不标准。三、对策建议(一)精兵简政,建立集约高效的行政体制第2页共5页“精兵〞势在必行。不“精兵〞就不能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负担,不“精兵〞就无从提高行政效率。“食之者众〞这类非常问题需要用非常措施来解决。要下决心通过“强村弱乡〞、“诱导创业〞等多种形式精简分流充裕财政供养人口。“简政〞大势所趋。随着免除农业税、村民自治、依法行政等国家大政重大调整,基层政府职能从“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式的管制型向效劳型转变必将加速推进。“简政〞是必由之路;我区5000多人的原蒲花乡改由居委会管理的成功实践,湖北XX县区、贵州XX县区的“大乡镇制〞的经验有力证明了“简政〞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社会开展,交通信息条件进一步改善,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简政〞条件日趋成熟。“简政〞要与区域开展战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