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XX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范本)中小河流堤防工程设计工作总结人类早期的文明都是农业文明,人类文明的开展和河道息息相关。人类生活,农耕生产用水都离不开水,四大古文明都发源于河谷平原地区,依河而居,依河而建。堤防工程是人类活动最早修建的水利工程,河谷滩地、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人们理想的耕种场所,但易受洪水威胁,为了抵御洪水,保卫家园,人们便开始筑堤,将洪水限制在河道内,形成了早期的堤防工程。根据河段的划分,中小河流一般为河流水系的河源段或上游段,多属于山区河流,河床纵坡陡,河槽成“v〞型,岸坡陡,主流归一,滩槽不明显,多存在冲刷,偶有的滩地多已被开垦为耕地,村庄沿两岸阶地分布,洪水多由瞬时暴雨产生,具有洪峰流量大,历时短,破坏性大的特征。工程设计如同做鞋子,鞋子做的大还是小都可以穿着走路,但合不合脚很重要。设计一个好的堤防工程根本前提就是对河道特性的把握和洪水的了解,在充分了解河道冲淤演化分析的根底上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堤防和洪水“和谐共处〞。目前堤防工程设计适用的标准为堤防工程设计标准(gb50286-2023),本人通过XX市甘泉河堤防工程的设计,依据此标准,以技术人员的角度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此类中小河流堤防工程设计经验及心得,总结了一下设计工作中重要内容和易犯错误,如存在技术上的错误和不严谨,欢迎批评指正。一、现场踏勘现场踏勘是每个工程设计前期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它是设计人员对工程区河道现状和周边环境最直观的掌握;是工程设计前获得的第一手根底资料;是关乎工程设计能否贴合实际的关键因素。通过现场观察,根据河道洪水留下的痕迹对河道洪水特性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对河道冲刷情况的观察能够对河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清楚的了解以上内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符合实际,防止凭空设想,闭门造车,胡乱编造。很多设计人员在踏勘现场时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看什么第2页共6页该记什么,下面就我的经验总结了以下踏勘现场需掌握的内容:⑴调查清楚工程所在河道水系名称及结构分支;⑵调查清楚工程区防护对象行政区域划分,道路分布及交通条件,村社名称,学校、医院、工厂等人口密集公益单位,防护对象规模(人口户数、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明确防护对象与河道的关系;⑶查看河道现状,拍摄详细影像资料,包括河道两岸边坡岸坎,防护对象,植被,河床物质类型,河势变化及冲淤情况,已建防洪体系、阻洪建筑物及已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