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XX市供热系统报告基于余热回收型热电联产新技术考察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带着如何利用基于余热回收型热电联产技术对我市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造的课题,11月15-17日,在市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刚的带着下由市供暖办主任姜纯辉、XX市热力总公司副总经理孔繁丽(双益热力设计研究所所长)、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专工胡丽敏和雷海东、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技术员唱千等组成的专题考察组一行7人,在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开展有限责任公司能源技术总监的陪同下,赴XX省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和大同煤矿集团、北京京能热电股份石景山热电厂、清华城市规划院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等地学习考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学习考察情况(一)大同第一热电厂和大同煤矿集团供热系统优化改造根本情况。为满足新增20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的冬季采暖需求,XX市政府实施了网源一体的供热系统优化改造,即对大同第一热电厂热电机组和大同煤矿热网换热站同时进行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供热改造。我们从XX市政管理委员会供热科得悉:改造工程提出初期受到了多种阻力,面对热电公司资金短缺、对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的质疑、热网换热站不具备改造条件、施工工期紧张等问题,市政府采取果断的态度,力排众议,并出面筹集局部资金,全面协调各方面积极配合工程改造工作,最终确保工程按期施工完成。现该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丰厚1的社会效益。XX市政府已经着手在全市大力推广该项新技术,要在全市形成市区两大热源集中供热,超大温差超大半径供热管网全城覆盖,联网运行并全线自动监测,XX县区一处热源集中供暖,热网大温差高效运行。1、大同第一热电厂2×135mw热电机组在平均抽汽量已经接近额定抽汽能力情况下,采用清华城市规划院能源所研发、经中国工程院评审通过的“基于吸收式循环的热电联产供热专利第2页共7页技术〞,通过安装“两台hru85型余热回收机组〞,回收低温乏汽余热,在不新建热源、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下,机组供热能力由400万平方米提高至600万平方米。经过三个月实际运行分析,该供热改造工程完成后,两台机组总供热量可达360mw,其中采暖抽汽供热量168.5万吉焦,乏汽余热供热量187.5万吉焦,在没有新增热源的情况下,使机组供热能力增加了131.5mw,提高了49%,相当于少建4台35mw集中供热燃煤锅炉。节约7.5万吨标准煤,按大同当地使用煤质及除尘效率90%计算,年可减少烟尘排放538吨,so2排放126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