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办事处关于XX村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566806

大小:22.26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办事处 关于 党建 工作 调研 报告 新编
XX办事处关于XX村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xx办事处关于xx村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办事处关于XX村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根本情况 村是科右前旗XX办事处所在地,位于乌市西北45公里,XX省自治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这里,具有荣耀的革命传统。全村辖4个自然屯,2673口人,有党员36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2023人,无流动党员。耕地面积2万亩,其中水浇地1.45万亩村。集体固定资产6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42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建及新农村建设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开展以来,XX村“两委〞班子以全村开展为己任,依托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带着全村570户农民,把一个负债累累的落后村改变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走进了全盟、全旗先进典型行列。 (一)依托示范村对接工程,扭转靠天吃饭局面。依托50强示范嘎查村结对共建单位对接的工程,XX村用短短几年时间,争取到了国家、自治区关于XX流域治理、两个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千村扶贫、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五大工程。村“两委〞组织干部群众年年搞农田大会战,最多的一年,农田大会战持续了68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完成生态闸沟11条9300延长米,修建坡式梯田6千亩,在山上挖水平坑7万个。在工程区里打深水管井149眼,架设农用电网23公里,铺设地埋管道1.9万延长米。几年下来,硬是在2万亩没有灌溉条件的旱田里,改造建设出1.45万亩水浇地,实现人人三亩半水浇地。2023年他们又依托50强示范嘎查村结对共建单位,引进建成了“低水高调〞工程,使一局部山坡地也能浇上水。所有这些根底设施建设投入上百万元,但是依托50强示范嘎查村“结对共建〞机制,没花集体一分钱,没花群众一分钱。 为尽早解决XX村生态脆弱的问题,他们在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过程中紧紧盯住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争取XX流域治理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使这些生态建设工程全部得以在XX村落户。刚开始的时候群众不理解,有人还特意挖了个大坑,说是给村支书战洪权准备墓地。面对这样的责难,村“两委〞班子先做出表率,党员干部几乎天天盯在现场,村干部家符合条件的耕地率先退耕还林,从而消除了群众的顾虑。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展全民大造林工程,全村累计造林96.5万株,建成沙源治理工程8500亩,营造农防林带1.7万延长米,治理山头36座,治理河滩48处,垒砌堤坝150座。全村退耕还林4275亩,是全办事处退耕还林最多的村,退耕还林苗木的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 农业和生态根底建设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今,XX村的山、水、林、田、路实现彻底的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3.6平方公里。未来2023年,仅60万株成材林和幼林价值就将超过3000万元,从而建成了地地道道的绿色银行,这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珍贵财富。现在,XX村旱年不愁没水浇地,涝年没有洪水下山。群众看到了根底建设的效果,对这些年来村党支部的做法有了根本认识,彻底转变了当初的态度,更坚决了他们对村“两委〞班子的信心。 (二)落实示范村建设举措,壮大集体经济。在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过程中,XX村“两委〞班子始终认为,强村富民不能只靠农业一条腿走路。XX村在历史上欠下70多万元债务,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壮大集体经济,不解决这个问题,村“两委〞班子就没有号召力,就干不成大事。 村曾在1992年、1997年建设了砖厂和糖化饲料厂,但是由于经营不善,没有收到效益,处于瘫痪状态。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班子决定从盘活这两个老厂子入手,从管理上要效益,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程化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工资与效益挂钩。村干部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有时一个星期也顾不上回一趟家。由于狠抓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砖厂在盘活的当年就盈利3万元,糖化饲料厂也扭亏为盈。他们第一次尝到了开展村办工业的甜头,更加坚决了集体经济强村的信心和决心。 在抓好集体企业的根底上,他们把目光盯在了村集体的机动地上。过去,机动地发包权分散在各社,由各社自行分配发包收入,管理比较混乱,浪费了集体收入。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主持将各社的机动地收回村里统一发包。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机动地管理,而且每年能够给集体带来几万元的收益。 村地处办事处腹地,交通方便、人流集中。每月举办的3次大集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是大集的交易市场很不标准,他们从中看到了商机。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过程中,由党支部带头,“两委〞班子成员筹集180万元建起了1.4万平方米标准化交易市场,同时建设了一栋756平方米、集“两委〞班子办公和对外商用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一楼店面对外出租。农贸市场和店面出租,每年又为集体带来5万元收益。 村有着悠久的xx办事处关于xx村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第2页 革命历史,不仅是全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还是蒋弼仁烈士牺牲的地方,他的忠骨就埋葬在这里,每年都会有很多爱国志士前来追悼烈士的英魂。面对慕名而来的游人,他们又找到了新的开展思路––建设红色旅游目的地。2023年2023月,他们组织村干部千里迢迢赶赴蒋弼仁烈士家乡搜集历史资料和遗物,通过50强示范嘎查村牵头抓总部门––盟、旗两级组织部的大力帮助,向有关部门争取到2023万元的红色支部复建资金。现在,XX红色党支部的展室已经竣工,办事处党工委和他们一起努力,即将把蒋弼仁烈士墓升级为烈士陵园。红色旅游工程的开发,将成为XX村集体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XX盟又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机动地、赶大集、烧砖厂、烈士墓,这些农村人看来并不起眼的老把式,在XX人看来可是宝贝。用经济的头脑经营农村的传统资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XX村已经积累了超过600万元的固定资产,而且每年收入42万元,彻底摆脱了资不抵债的贫穷历史。 (三)创立示范村上龙头企业,拓宽致富渠道。通过50强示范嘎查村,XX村的农业根底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民传统的、单一的种植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效益,首先要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判断,他们及时把工作重点调整到创立龙头企业、培育优势产业上来。 村蔬菜种植业根底比较好,仅西崴子屯大葱顶峰期就曾创下年产800万斤的纪录,远近闻名。能不能让本地的蔬菜经过深加工远销出去呢。“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决定筹建脱水蔬菜加工厂。方案一定,他们就着手寻找建厂的典型,四处取经。2023年先后6次远赴山东、满洲里、海拉尔、突泉等地考察,从选址建厂到工艺流程、储藏销售,掌握了大量建厂用的第一手资料。 按照方案,建设脱水蔬菜加工厂要占地8800平方米,厂房面积1800平方米,一期投资需要280万元,可村集体拿出全部积累也只有60万元。为此,村“两委〞召开了两次发动大会,村干部当即承诺“横下一条心,就是头拱地也要把厂子建出来。〞班子成员想尽一切方法,能赊就赊,能借就借,把能用的关系全都用上来,最后每人又集资2万元,根本解决了一期建设资金需求。 2023年下半年,仅用84天时间就高标准完成了厂房建造和设备安装工作。为了实现在群众大会上许下的“今年一定要建成投产〞的承诺,班子成员每天3、4点钟就开始干活,半夜才休息。由于资金极度短缺,能省那么省,分毛必争。书记、主任带头,只要能干的活再苦再累也不雇人,地槽自己挖,石墙自己砌,地面自己铺,建厂用的彩钢瓦、瓷砖等原料直接从厂家进货,把价格压到最低,哪怕是一个灯泡,也要买最廉价的。厂房建设虽然赶上秋收忙季,但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没有一人因为自家的农活而影响工程进展,仅工时费就节省15万元,全部工程节省50多万元。 2023年11月3日,全盟第一家村办脱水蔬菜加工厂在XX村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试生产的目标。去年正式投产后,可生产大葱、胡萝卜、青椒、圆白菜等6大类脱水蔬菜20230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安排120人就业,上缴税金75万元,企业年盈利122万元。仅此一项就可使XX村人均增收200元。目前,他们已经与突泉森源集团签订了20230吨的脱水薯丁合同。按照方案,二期、三期工程将分别于2023、2023年陆续投入建设,预计分别投资500万元、1300万元,最终实现产值3000万元,形成设备齐全、工艺先进、产品丰富,高标准、高质量的集烘干、冷冻于一体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XX村现已组建了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已经有22023户农户入社,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亩,农民亩增收500–202300元。脱水蔬菜厂不仅能够彻底解决本村的蔬菜产销问题,而且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蔬菜种植业迅猛开展,形成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四)打造示范村上铁的班子,增强执政能力。XX村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开展成效,是因为他们始终按照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的要求,把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过硬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赢得群众的信任。在农村,财务和土地分配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焦点。XX村曾经因为没有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影响到班子团结,降低群众的信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50强示范嘎查村制度建设过程中主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带头发扬民主。但凡涉及村里前途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琐事,都坚持召开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一般性事务要由“两委〞负责人碰头。他们的原那么是“两委〞分职不分家、分工不分心。这样做有力的增强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去年建设脱水蔬菜厂期间,村干部平均出义务工38天,把厂房造价从预算时的每平方米700元,降低到每平方米400元。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几天里,村主任李云恒仍然忙碌在脱水蔬菜厂的工地上,连看都没去看一眼,结果仍然以高票中选连任。二是实行彻底的财务、村务公开。村里的重大事项、收支情况都事先向班子成员通报,然后在村民大会上向群众介绍清楚。为了在财务问题上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他们在全旗率先推行了村务公开栏。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又觉得公开的不够清楚,于是他们又在全盟率先独创了“每人一张明白纸〞的公开制度,在大工程公开的根底上,又把村集体与个人间的往来账目、收支明细罗列清楚,群众不仅对资金流转一目了然,而且对村集体的开支也一清二楚。三是严禁村干部搞特权。村机动地发包要经过“两委〞班子讨论决定,村书记和村主任不准包,班子其他成员如要承包,在与群众一样价格的前提下,必须通过抓阄决定位置,不搞特殊化;执行方案生育政策等上级各项政策要求,不仅村干部要带头,对村干部的亲威也要不折不扣的严格要求。 谋划XX村的长远开展,必须确保后继有人。50强示范嘎查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重在优秀青年中培养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农民党员。近年新开展的9名党员有7名是种植业、养殖业能手,有1名是农民经纪人。采取“四推双考〞的方法确定了7名35岁以下、年轻有为的村级后备干部。“双链双推〞活动中,农民党员结成“三结合致富链〞25个,建成“农民党员家庭联络效劳点〞8个,80%以上的党员参与结链、设点,密切了党群关系。除了年老体弱的党员,党员均已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村里有了收入,“两委〞班子就用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先后拿出专款为西崴子屯安装了有线电视;为双发屯安装了自来水,结束了那里的村民几家用一口井、肩扛手提吃水的历史;这些年坚持每年为1户贫困户翻盖新房;为了保护河边的耕地,投资12万元修建了150处护岸丁字坝。除了经济上的大量投入,村党支部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借助上级的关心,建起了藏书4700多册的图书室;每年都组织村民代表、老干部到吉林、辽宁等地参观考察,开拓眼界;结合群众农业生产和中心工作的需要,定期组织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实用技术、政策法律培训班。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