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我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形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优秀的艺术创造力,如南剧、地盘子等少数种类为全省甚至全国仅存或独有;扬琴、地盘子、干龙船、唢呐、吹锣鼓、民间刺绣、民间雕刻等民族艺术和手工技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它们深深植根于民间,为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成为我县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载体,更是我们打造文化强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开展的重要依托。清、掌握、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开展现状等情况,为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奠定根底,根据全国、省、州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我县将于xx年至202223年三年间,开展长时间,大规模的资源普查。为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现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发[xx]42号、国办发[xx]18号、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省文化厅(鄂文化办(202223)175号)关于抓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并上报普查资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摸清、掌握、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开展现状等情况,增强全县人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外界的认可度,为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奠定坚实根底,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二、时间安排这次普查历时久、范围广、规模大、任务多、压力重,方案第2页共3页从xx年9月到202223年底全面完成普查任务。三、工作重点1、组建普查专班深入全县各乡镇巡回开展田野调查,通过座谈、会议、问卷、活动等多种方式,按文字、图像、视频、声音详细记载“非遗〞工程个数、名称、特点、价值等,摸清、掌握、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开展现状等情况,为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奠定根底。2、整理普查资料,建立XX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XX县区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3、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申报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四、普查范围普查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