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建设工作方案一、根本情况(一)区位于东经121°~121°25′,北纬30°40′~30°58′。东与奉区接壤,。境内地势低平,东南略高,西北偏低,地面高程一般在3-4米,其中低于3.5米约占总耕地3.54万公顷的24%,绝大局局部布在西部和北部。(二)全区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辖有14个镇、1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总人口52.86万人(常住户),其中非农业人口20.2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地XX县区。中心XX县区的地面高程为4.1─4.2米(吴淞标高,下同)。境内有上海石化股份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两个特大型企业。境内铁路有沪杭线和卫支线,有a4、a8、a30三条高速公路、国家一级公路有320国道、沪杭、亭大、亭卫、新卫等,镇级公路普及各镇、村。全区河道纵横成网,水陆交通便捷。(三)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自然灾害对本区域的影响,及历史上上述灾害对本地区造成最大灾害的概况。1、热带风暴(台风)。本区每年汛期遭受12个台风的侵袭。1997年8月19日受9711号台风影响,大桥水位高达4.07米,超警戒水位0.5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26米(1954年8月2日,3.81米),海洋水文站实测海潮位高达6.57米,超历史最高记录0.6米(1994年8月22日,5.97米),相邻石化水文站实测最高潮位高达6.75米。两站均超过三百年一遇频率。最大风力10级(风速28.5米/秒)。造成全区直接经济损失4500万元。2、暴雨。全区最大年降雨量1715.7毫米(1999年),最大月降雨量593.6毫米(1999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210.9毫米(1991年9月5日)。1997年7月11日,全区普降大暴雨,枫泾、廊下等地日雨量均超过150毫米。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由于连续阴雨,期间总降雨量达729.9毫米,比常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创近百年来冬汛降雨记录,水位骤增,大桥水位高达3.79米,造成西北部8000多亩麦子、油菜田受淹,冬季排涝抗灾在本区历史上少见。3、高潮、洪水。1999年7月2日,因受强梅雨和杭嘉湖洪水下泄、天文高潮顶托等多重影响,大桥水位高达4.08米,再次刷新1997年历史最高水位。汛期内超防洪警戒线103次(梅雨期内53次),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4、龙卷风:1991年8月7日,我区西北部地区遭受龙卷风袭击,伤亡161人(其中死亡3人、重伤25人),民房受损3148户,16.5万平方米(其中全坍414户),企业厂房受损220家,农田5921亩。(四)防汛设施情况(规划与现有)、存在主要工程问题及对本地区的影响。本区主要的防汛工程有海塘工程和低洼圩区的泵闸、护岸工程。濒临杭州湾的区境内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