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签劳动合同索赔〞的法律指南劳动合同是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可以证明双方间劳动关系的存在,并以书面方式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等重要事项作出了明确商定。因“此,劳动合同可谓是劳动者维护本身合法权益的根底性证据〞。正是基于劳动合同的上述重要意义并考虑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事实上的治理与被治理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对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作出了强迫性的法律规定,第82“条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设立了二倍工资〞的惩罚性规定。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日渐普及,入职后用人单位应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已经日渐成为职场中的常识性〞法律规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诉讼中,有不少劳动者关于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法律规定存有一定程度的误读。那么,是不是只要“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就可以获得未签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呢?下面,“北京市海淀法院的法官就将以案说法,对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进展解读。★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小林于2023年1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科技公司以小李需要通过试用期、公司刚刚起步人事治理尚不完善为由不断未与小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3年6月30日,小林离任并提起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支付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最终,通过仲裁机构及法院经审理,生效的判决书认定科技公司应依法向小李支付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并驳回了小李关于要求科技公司支付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诉讼恳求。【法官释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案中,小李于2023年1月1日入职,科技公司不断未与小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科技公司应依法向小李支付2023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至于2023年1月1“日后,小李与科技公司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却也依法视为双方间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在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