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廖军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开展,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其经营活动也越来越标准化。合同作为标准合作双方的重要纽带,合同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合同也为经营活动中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近几年,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水平虽然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管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薄弱、合同条款缺失以及违约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都给国有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为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应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自身改革面临的挑战。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一、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概述〔一〕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合同作为合作双方产生经济纠纷时的重要证据,能够有效保护合作双方各自的利益,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合同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对企业的商业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要与企业的开展目标相结合,让经营活动与企业合同的步调一致。合同管理一定要立足于企业开展的整体,对经营活动的全程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对合同的条款进行核对和审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合规合法是国有企业经营中最根本的原那么之一。〔二〕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的签署能够对合作双方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中约定的任务。合同一旦签署,国有企业必然会高标准、严要求地按照合同规定来生产。因为违约的代价不仅仅是高额的违约金,国有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形象都将在该恶性事件的影响下大打折扣,会对国有企业的开展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在这种外在因素的制约下,国有企业势必会想尽方法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任务按时按点地完成,不拖欠。这就为国有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2.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在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下,合同成为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指向标,是生产经营的根底。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生产能力有准确的判断和考量。此外,还要考虑到产品的销量、质量、供求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综合数据的掌握和各部門之间的流通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管理层对企业的整体把握。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对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