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建设协调开展工作方案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市化这一主题,以抓好xxXX县区开发为主线,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18平方公里,XX县区道路增加到12023公里,XX县区绿化覆盖率达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平方米,城市化率达56%。在城市建设上,我市主要作法是:一、突出规划龙头效应,用新规划推动开展。一是抓规划定位的前瞻性。为有效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集聚,打造形成规模开展效应,我市围绕创立“区域经济龙头〞、“教育文化中心〞和“生态旅游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城市目标,多方筹资400多万元,高起点编制完成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绿地系统、xx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XX县区控规、环城森林公园规划、城市道路网竖向控制性规划等,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我市创立成综合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新的定位。力争通过5-2023年的努力,打造建成中等城市。二是抓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总体规划加以规划的大前提下,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将xxXX县区规划为市级行政、经济、商贸中心,重点开展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材料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并配套规划了中心商务区、南区、仓储区、小庄工业区、xx古城工业区。XX县区开展规划的完善,为我市展开产业工程布局搭建了平台,确保了工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协调开展。三是抓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严格控制“四线〞,即城市建设红线、生态保护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坚持把好规划选址关。同时,坚持推行城市规划会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对临街建设工程、重要地段的建设工程、xxXX县区新建工程以及规模较大的工程坚决进行规划会审,尽力防止规划审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规划在指导建起中真正发挥了作用。二、突出城市扩容提质,用新机制推动开展。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我市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全方位推进XX县区开发和老城改造工程的实施。一是抓外引内联,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我市每年都精心筛选和申报了一批城镇根底设施工程,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20xx年以来,全市先后有城市道路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二期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15个根底设施工程挤进了国家、省方案笼子,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近4亿元;城市供水管网、国道22023我市绕城过境线建设、人民南道复线建设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