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游泳自我保护手册戏水是许多人夏日消暑的热门活动,在尽情享乐时,除了必须注意防晒,防止艳阳赤裸裸洗礼所造成的皮肤晒伤,或使原有的雀斑、晒斑、黑斑更多、更明显外,其实,因水上活动引起的问题不少,应特别地多加注意。保护皮肤游泳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游泳者痒疹、海泳者皮肤疹、水母咬伤、海“胆刺伤、移行性幼虫疹等。引发海泳者皮肤疹〞的原因,目前尚未证实,但通常是在离开海水数小时后,出现在泳衣遮蔽处,尤其是受压迫的部位,如男性的臀部与腰部及女性的胸部,病症包括局部红色丘疹、膨疹或水泡,会有瘙痒与灼热感。一般在持续7—10天后,会自然痊愈。“游泳者痒疹〞与水中的血吸虫幼虫有关,当你涉水而过或泡在水中时,血吸虫的幼虫会趁虚而入,进入暴露在泳衣外的皮肤,引起痒感、刺痛感或局部红疹的现象,数小时后会消失,隔10~15小时后,于暴露位置会再度出现红色疹子。治疗方式以病症治疗为主。防止游泳者痒疹及海泳者皮肤疹,就是游完泳马上以清水沐浴、彻底清洁皮肤,并用毛巾擦干身体。对于习惯在游泳池游泳的市民,常见的皮肤问题,为霉菌感染、病毒引起的疣、细菌感染的游泳池肉芽肿及游泳池皮肤疹;或因氯或溴引起的刺激性皮肤炎、发质变差、发色变淡。预防之道就是皮肤有感染或伤口时切勿游泳,慎选游泳池,防止到温水游泳池及太拥挤的游泳池,游泳时戴泳帽,游泳后充分沐浴,使用保湿产品防止皮肤干痒,不要赤脚接触更衣室、盥洗室地板。防止猛烈的太阳照射,最好涂上防晒霜。小心水母与海胆在海泳及潜水活动中,要特别小心被海胆或水母刺到,在国外便曾经出现因为被水母咬伤而死亡的案例。建议你除了防止到水母群聚的海域游泳外,台风或大风雨过后也应防止到海边游泳,潜水者最好穿上长袖长裤的潜水衣。如果被水母蛰伤时,会出现刺痛、瘙痒、红疹和水泡等现象,更严重的会有全身性反响,发生恶心、呕吐、发烧、畏寒、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病症。被水母蛰到时应马上以海水、食用醋或稀释的冰醋酸冲洗,千万不要以清水或酒精来处理。至于如果在戏水时被海胆钙化的刺扎到皮肤,会引起剧痛、局部红肿,假设未适当处理,可能在2、3个月后产生肉芽肿,因此必须尽量小心地将刺拔除,并就医治疗。此外,喜欢到海边将全身放在沙堆里做沙晒活动或是堆沙堡的人也要特别注意,沙滩上常见的猫狗钩虫的幼虫会透过脚底、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进入人“体,造成移行性幼虫〞疹,钩虫幼虫常见于沙滩、湿地,会藉由接触沙滩部位,如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