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铬酸盐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铬酸雾致使作业工人的皮肤粘膜受到损害,甚至引起铬鼻病,这些情况早已被众人所认识。由于在现行的生产工艺中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关铬对皮肤损害的报道已不多见。笔者通过对某铬酸盐厂车间空气中铬浓度的测定以及对作业工人、厂内行政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车间空气中铬浓度与铬作业工人铬鼻病发病率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检查对象1.1.1接触组天津市某铬酸盐厂生产车间作业工人121名,为直接接触组,其中男65人,女56人,工龄均在1a以上。1.1.2对照组该厂行政、后勤人员217人为间接接触组,其年龄、性别等因素与接触组根本相同。1.2车间空气铬测定方法分别对煅烧、铬酸盐、铬酐3个车间进行空气采样,采样点设在各作业点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使用青岛CP-6型大气采样仪,以3L/min的流量,采集20min,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定量分析。1.3体格检查对调查对象询问职业史、既往史、自觉病症,并做鼻腔、皮肤及一般内科检查。2结果分析2.1车间空气铬浓度测定结果见表1表1车间空气中铬浓度测定结果(x±s,mg/m3)车间采样点样品数铬浓度煅烧操作位520.208±0.107休息室520.015±0.008铬酸盐操作位470.394±0.279休息室470.024±0.016铬酐操作位220.294±0.182休息室220.018±0.010注:x与另外两车间操作位比较P0.05。结果说明:3个车间工人操作位空气中铬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高允许浓度0.05mg/m3),其中以铬酸盐车间空气中铬平均浓度超标倍数最高,与另外两车间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2.2接触组与对照组鼻粘膜改变比较结果见表2。结果说明:接触组中鼻粘膜充血、糜烂、萎缩的患病及嗅觉减退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由于接触组中患溃疡、穿孔的人数过少异常增高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2.33个车间铬作业工人铬鼻病患病结果见表3表2接触组与对照组鼻粘膜改变比较[例(%)]组别n充血糜烂萎缩溃疡穿孔接触组对照组12121723(19.00)24(11.06)26(21.49)2(0.92)45(37.19)25(16.13)3(2.48)1(0.46)2(1.65)0X2值P值4.1043.2519.071.26>0.051.34>0.05表3铬作业工人铬鼻病患病率车间被检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煅烧车间铬酸盐车间铬酐车间5247221213223.0827.6622.73合计1213024.80结果说明:在121例铬作业工人中30人可诊断为铬鼻病,其患病率为24.8%。铬酸盐车间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车间(P3分析与讨论车间空气中铬浓度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