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求是》英文版的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研究(2009-2018)”(编号:19BYY13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编号:19ZDA339)的阶段性成果。基于《求是》英文版的国家政治话语译介模式研究*高彬1吴贇2(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摘要:《求是》英文版是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本文从功能、主体和策略三个层面对其译介模式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求是》英文版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故事”。译介过程中,《求是》杂志社和中央编译局两个国家机构分别发挥了话语创建和话语翻译的主体作用。为提升译介效果,两大主体采取了以“融通中外”为导向的译前编辑和翻译策略,这有利于提升《求是》英文版的国际适用度和可接受度,使之成为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模本。关键词:《求是》英文版;国家政治话语;译介模式;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23)01-0063-060.引言《求是》是我国最重要的党刊之一,在全国思想理论阵地具有权威的政治地位,“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2018:3)。2009年10月1日,以《求是》杂志作为源语文本的《求是》英文版创刊。这是继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增设语种频道或创办英文版之后,由中国政府宣传部门主导,旨在推动媒体“走出去”,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又一举措。近年来,对外话语体系成为国内学界一大研究热点。《求是》英文版自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以这一国家政治话语权威传播载体作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仅见于《求是》英文版定稿人贾毓玲(2013:110-112;2015:93-95;2017:96-101)和译者孙宁(2021:8-16)从实践视角对其英译技巧的讨论。本文认为,《求是》英文版是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理应受到学界更多关注。鉴于此,本文从功能、主体和策略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剖析,借以管窥我国政治话语的对外译介模式特征。1.功能定位: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故事”“讲故事”是我国开展对外交流、融入国际社会的有效方式。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便在延安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讲述了大量关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