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提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缺乏标准的预算管理根底,缺乏配套的政府采购机制,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核算工作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相别离等,本文对此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关键词:集中核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一、背景及意义在研究、探索新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中,一些地区借鉴国外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做法,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对财政性资金实行统一核算,集中支付,等时机成熟再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开展。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不改变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的情况下,取消单位的现有银行账,由财政部门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收付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这是鉴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财务收支管理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较为严重的现状而采取的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主要形式进行的一项改革。其作为一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崭新工作,在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源治腐、标准会计根底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与以往财政管理制度相比,这项改革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改变了资金的管理方式。取消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所有财政资金都集中在财政部门统一开设的账户;二是改变了收支的管理方式,单位所有的资金归财政部门直接收付,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受财政部门的全方位监控;三是改变了会计的核算方式,由过去单位各自核算变为财政部门集中统一核算。这项改革的本质就是建立了“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使用权归单位〞新的财权关系。二、现状分析目前,许多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不是财政不想监督,而是财政资金在下拨到单位后,其使用情况和方向不能通过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出来,部门领导对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及在领导威慑下的做假动机,使得财政资金到了单位就成了“暗箱操作〞,再加上“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使得部门利益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但造成财政秩序的混乱,也为腐败滋生造就了制度上的温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