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业开展的政策与解读〔一〕、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可能提供全方位效劳,才能实现低本钱扩张,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因此,应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股权置换、合资合作或组成联盟的形式,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经营网络、扩大经营规模,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解读:用科学开展观统领现代物流开展,把现代物流开展纳入社会经济开展战略的总体规划。国家要统筹规划,协调开展。要根据中央提出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加快开展的战略需要,努力构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的现代物流开展新格局。各地区要从本地经济开展的需要出发,把现代物流作为优先开展的产业之一,纳入“十一五〞规划。开展现代物流,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本钱,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注重减少全社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力推进“绿色物流〞;要注重促进城乡间和地区间商品流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要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化水平,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开展,积极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适应区域经济开展的需要。〔二〕、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以数据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给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效劳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限控制与全程管理,加快物流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电子物流化。解读:加强物流根底设施的整合与建设。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物流根底设施严重缺乏,特别是铁路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综合性物流枢纽建设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开展的需要。要加快建设步伐,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满足现代物流开展的需要。一是对于根底性、公益性、公共性物流设施,政府要做好规划,并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加投入。对于经营性物流设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扩大投融资渠道,吸引外资、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二是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盘活存量资源,防止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三是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多式联运、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