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AcademicResearch0引言龟崇拜渊源已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龟崇拜是远古“四灵”崇拜的一环,关于四灵最早的记述是《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①这是说麒麟、凤、龙和龟就是“四灵”,并且分别介绍了“四灵”为畜的作用,龙为鱼长,凤为鸟长,麟为兽长,龟为百介之长。但是麒麟、龙和凤都是虚构,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龟就是“四灵”之中唯一在现实中存在的灵物,自然而然地成了沟通虚幻与现实的桥梁。在《礼记·礼运》中说道:“麟体信厚,凤知治礼,龟兆吉凶,龙能变化。”②对“四灵”的特质进行说明,其中“龟兆吉凶”也就是指龟能够占卜吉凶,预测未来。在古代能预知未来,占卜吉凶无疑是非常强大的能力,所以龟能与虚构的麟、龙和凤一起组成“四灵”,成为沟通虚幻的神灵。关于龟崇拜,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盛律平《中国古代崇龟习俗初探》对中国古代的崇龟习俗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龟崇拜的起源、演变、内容和原因等③。程自信《论中国龟崇拜的历史演变》按照历史分期对龟崇拜的演变进行了论述④。刘兆元《论中国龟文化及其扭曲》、盛律平和廖建福《中国龟崇拜的演变及其与龟之神性的演变之关系》、盛律平《龟崇拜变异的原因及其社会基础分析》都对龟崇拜的扭曲和变异进行了分析。徐峰《中国古代的龟崇拜—以“龟负”的神话、图像与雕像为视角》以龟负为视角对龟崇拜进行了论述,另辟蹊径且独具一格⑤。但是大多关注于龟崇拜的变异和衰退期,对龟崇拜的发展期关注较少,其实龟崇拜衰落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龟崇拜快速发展的汉代也同时伴随着龟崇拜内核的变化,为龟崇拜的衰落埋下了种子。1龟崇拜的发展1.1汉代之前龟崇拜龟崇拜起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从史前到汉代一直不间断地发展。龟是“四灵”之一,拥有占卜吉凶、预测未来的能力,所以龟的形象在先秦之前都矗立于神坛,用来沟通天地鬼神,预测祸福阴阳。在先秦时期,龟崇拜的最重要一环就是龟卜,而龟卜是如何产生的呢?刘玉建先生在《中国古代龟卜文化》中解释道龟卜起源于“征兆”,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知和思想也比较局限,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因为炙烤并食用龟,从而发现龟壳裂纹,并将这种偶然的征兆与其后发生的战争获胜或者丰收的事实联系起来并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