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思行文化会展业属于先导性服务业,其核心功能是为经济和市场引流,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促进经贸合作、创造社会就业、增强科技和产业交流、加强文明互鉴、推动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构建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由于世纪疫情的爆发和持续蔓延,由此引发全球公共危机对我国会展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并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如何恢复受创的会展业并推动经济社会走出低迷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和探索。一、疫情期间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会展业重视程度在不断加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精心培育壮大展览业市场主体,稳步推进展览业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建设。会展的内涵和外延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商贸、旅游、文化、科技、制造等行业,部分主题已浸润或上升至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据统计,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全国展览总数已达11,033场,展览总面积达14,877.38万平方米,且展览场数增速低于展览面积增速趋于常态化,会展业转入质量型提升阶段。疫情爆发后,因病毒的传播链条多、传播范围广、感染及致死率高,一些传统的大型会展活动,被迫延期、取消或临时改为线上举办,会展业遭遇了滑铁卢。据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线下的会展数量共5408场,相比较于2019年减少了约51%,展览面积减少了约48%。2021年,中国实施了严厉的精准防控政策,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疫情应对标准化流程逐渐普及,行业逐渐复苏,但会展行业恢复至疫情前的规模场次仍有较大后疫情时代中国会展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程梓轩【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一些传统线下的大型会展活动被迫延期、取消或临时改为线上举办,造成会展业公信力下降、活动规模及质量效益急剧缩水,部分会展企业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消亡。当前,我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必须快速探索会展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以促进业态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疫情背景下会展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后疫情时代中国会展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会展行业转型升级对策77思行文化距离。2022年4月,曾复演7000余场的《云南映象》团队也宣布解散。传统线下会展具有筹备周期长、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