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2-18作者简介:丁肇来(1972—),日照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文化旅游研究课题“馆藏古籍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2WL(Y)108。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中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路径研究∗丁肇来(日照市图书馆,山东日照276801)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造性转化”要求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创新性发展”要求塑造传统文化新形态。文章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及基本要求,指出要实现馆藏古籍文献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必须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同时按计划、分步骤落实各项工作,提出图书馆应通过文创产品开发、专题文献展览、跨界力量协同等路径提升“两创”服务效能。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中华传统文化;“两创”路径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1-0025-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指赋予传统文化形式新内涵、新理念与新阐释,“创新性发展”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凝铸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未来公共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2]。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两创”研究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理清馆藏古籍中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发展脉络,有序做好古籍保护、价值挖掘、服务创新、宣传推广与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1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概述1.1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与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要求,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入审视和评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明确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大命题,且在此基础上围绕该命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3]。习近平同志将“两创”中的“创造性转化”描述为“按照时代特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