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公费师范生是指享受我国教育部优惠教育政策的师范生,是国家为乡村地区培养的教育人才。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公费师范生培养。2007年5月,国务院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8年国家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国家大力支持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而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师德教育。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养。长期以来,师德教育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受到极大重视,尤其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师德培养是教师道德、青少年思想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公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师德素养。公费师范生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还与乡村地区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对公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自身修养和职业素养,增强其今后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二、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现状在对齐齐哈尔大学在校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发放“齐齐哈尔大学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加以汇总分析后发现,目前高校在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公费师范生职业情感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公费师范生对“任期结束时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当地教学”这一问题,近一半的人表示不愿继续留在本地教学。由此可知,大多数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乡土情怀尚且不足。而“情感”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缺乏了情感就缺少了对事物的热爱和热情,缺少了对工作倾心奉献的激情。尤其是对于公费师范生而言,将来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理应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否则,将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将是对教育的不尊重、对教师这份职业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二)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公费师范生当中,有81.18%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态度积极向上;有17.06%的学生在课堂上得过且过,上课开小差,使命感与责任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对齐齐哈尔大学公费师范生的调查马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