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1期2023年1月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SINCHINAVol.26No.1Jan.2023doi:10.19920/j.cnki.jmsc.2023.01.003个体学习中的“悟”:基于时空理论的研究①陈国权1,陈科宇1,向姝婷2,刘薇3,徐芬4(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2.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成都611130;3.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81;4.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北京100048)摘要:基于时空理论,结合信息加工过程视角,本研究提出和明确了个体学习中“悟”的概念,认为"悟"是一种获得与认知对象本质相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即个体对认知对象进行涉及其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或)在不同已被深刻理解而形成的知识间构建涉及本质的新联系,个体的知识获取在“深度”和(或)“广度”上实现了本质性的跃升.研究分别从空间(层次、维度)视角和时间(动态)视角解析了“悟”在组织管理实践情境中的体现和影响,为更好地理解“悟”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空间(深刻理解认知对象本质的程度、在不同知识间建立本质联系的范围)和时间(整个学习过程经历的时长)可以作为“悟”的分类和评估依据,研究也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悟”转化的可能性和路径.并且,将信息加工过程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以及“内在—外在”作为划分依据,本研究探讨了可能影响“悟”的实现和转化的因素.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关键词:个体学习;悟;时空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评估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07(2023)01-0038-170引言学习使组织中的员工获得知识和能力,实现个体成长和发展,也使组织积累和优化人力资本[1],进而帮助组织形成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绩效,推进可持续发展[2].在对个体学习的探讨中,人们常常提到“悟”.“悟”被视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现象,有的研究将“悟”描述为一种独特的认知过程[3],或是通过比喻、类推等的方式获得知识[4],又或是表现为思维上离散的过渡[5].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也一直有对“悟”的探索.然而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对“悟”这一概念的认识常是模糊和朦胧的,以至于人们想要理解和促进“悟”也只能靠“悟”.因此,对“悟”这一概念的科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