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北方BEIFANGJINGMAO经贸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房芳(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后疫情时代的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需要转变经营模式,以缓解过度依赖空间租赁收入的风险。文章结合文旅融合背景,提出以文化艺术为灵魂,传承历史文化、教育大众审美;以休闲旅游为载体,打造体验式休闲游、提高商业文化“浓度”;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求异心理、提升旅游商品品质及开发特色夜游项目;以空间设计为特色,空间设计新旧融合、科学规划公共空间等系列发展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23)01-0149-03收稿日期:2022-06-20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1036);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19XFRX020)作者简介:房芳(1983-),女,山东枣庄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是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空间。[1]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国各地掀起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热潮,一大批由工业遗产转型而来的文化产业园发展亮眼。如今,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但也形成了功能和盈利模式单一化的局限性特征。新冠疫情的出现加速了文化产业园土地红利时代的终结,以空间租赁为主营收入的文化产业园面临巨大考验。文化产业园的本质是复合型产业形态和多元化商业模式的综合体,后疫情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园升级的基本方向是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产业集聚功能的单维空间体到综合功能的多维空间体。在文旅融合大趋势下,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转型的方向是通过开拓旅游功能,提高园区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化率,完善并延长园区产业链条,打造文旅功能兼备的融合空间,提升园区盈利能力。我国较早一批工业遗产型园区(如北京798艺术区)成为都市网红文旅目的地,为工业遗产型园区二次更新为文旅综合空间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实践中存在缺少旅游规划、文化内涵不足、游客体验感受损等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具体的转型开发策略,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艺术+休闲体验+游客需求+空间设计”四个角度分析上述问题。一、以文化艺术为灵魂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是城市文化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创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