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西充县凤鸣镇小学杜圣内容: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到达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实践能够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发道德情感,促成自然感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活现典范形象,强化正面教育四个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关键词:思品学科教学渗透信息技术四个方面效果良好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阔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众所周知,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最终是思想品德课成了纯粹知识的传授课,根本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到达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思品课教学中确实能够在四个方面收到良好效果。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视听优势,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心理学家特瑞拉经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5%是通过视觉,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而采用多媒体可提供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教学环境,能明显增加视听效果,优化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开始讲新课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两组配有背景音乐的图片,一组是鸟语花香图,伴有鸟叫流水的美妙背景音乐:另一组是荒芜贫瘠的图片,伴有伤感的背景音乐。通过这两组图的强烈反差,学生们心里都能感悟到了这个世界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精彩。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激发道德情感,促成自然感悟鲁迅先生也说过:“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