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一、会计信息失真、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经济活动有所偏差情况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成心以欺诈、舞弊等手段歪曲经济活动的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标准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缺乏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可见,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蓄意违反的行为。〔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特点,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之上的。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公司所有者是通过建立鼓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一致,同时通过约束机制尽量防止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这种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安排就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益驱使作假的动机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关当事人出于贪污公款、窃取资财的目的,通过虚开发票、虚列本钱等手段作假。另一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只注重短期利益,国有控股公司经理人的选任与业绩无关,经理人不知道自己在位几日,因此只注重短期利益,铤而走险,急于套现,入袋为安。〔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和分析都离不开其会计人员的劳动,会计人员素质的上下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严格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强,抵御来自企业内外不正之风的意识和意志不强。同时,有些会计人员在业务方面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完全凭有限的实践经验和主观臆断从事会计工作。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会计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有些会计人员对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