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日期:2006-09-27来源: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宝祝:本文介绍了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意见。关键词:农业;农村;信息化当前,信息化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信息就是生产力,世界范围内的通讯、交流、合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进行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建设现代农业,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一、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内涵信息化的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日本,信息化是指培育、开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其主要要素为:〔1〕开发利用信息资源;〔2〕建设信息网络根底设施;〔3〕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4〕推进信息技术应用;〔5〕培养信息化人才;〔6〕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农业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行业开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具有行业特征,属于经济领域的范畴,主要包括:〔1〕农业科学研究信息化;〔2〕农业根底设施信息化;〔3〕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4〕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5〕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不同历史开展阶段,农业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内涵,目前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具有区域特征,同属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范畴,主要包括:〔1〕农村行业信息化;〔2〕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3〕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4〕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开展,保持社会长治久安,是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手段。二、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现状1、国外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现状兴旺国家的信息技术起步早,在农业应用上,美国超过50%的农场主知道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很多大型农场已经使用3S技术,和其他一些信息技术。在欧美兴旺国家,互联网起步在先,以人工智能系统、3S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确农业已在实践应用,并取得了实效。比方法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