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对改善乡村环境、优化乡村布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转型等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布局好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乡村振兴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一)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2018年,国务院公布了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深入挖掘乡村各种资源及价值,统筹规划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建设,注重各部门、各单位的关联性及协同性,整体统筹推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应以经济建设为核心,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文化、社会以及政治建设,保证乡村经济稳定发展和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实施的,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改变传统乡村建设模式,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协同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有关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相关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更多新要求,可以概括为: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将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乡村人才、文化、产业、组织以及生态振兴,发挥乡村生态屏障、文化传承、产品供给等基本功能。其中,乡村产业发展要充分调动乡村地区人力、物力等资源,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和高水平发展,以适应现阶段乡村产业发展的新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充分依托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到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通过引进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旅游资源等途径,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二、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规划方案针对性与统筹性不足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不足,乡村产业类型和结构单一。部分地方政府对所在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在产品规划上与市场结合力度不足。各地区在组织和规划产业建设及产品设计时,缺少基础的市场调研,易出现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村庄规划建设标准不高。很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由镇政府主导,村级领导只负责最后落实,未形成完整系统的规划流程。此外,部分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未能与当地各种资源深度结合。我国很多地区历史文化渊源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