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理念。关于终身体育的研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较多,在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的成果较少。在实践中,终身体育教育体系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新的变化,本文对此展开探讨。一、问题的提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1]1。终身体育作为一种现代的、理想的教育理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幼儿阶段、求学阶段、工作阶段和退休阶段,构建终身体育教育学习体系的主要方式是学校体育教学专项化和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2]。体育教学专项化需要优化开展,非在校阶段的体育教育需要政府支持和投入,进而完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二、完善在校阶段体育教育体系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由在校阶段的体育教育体系和非在校阶段体育教育体系组成。如何在在校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现终身体育的理念,如何实现终身体育的阶段性目标,如何监督和检测终身体育阶段性成果,需要在校阶段的体育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终身体育的实现需要有落脚点和标准,在校阶段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健康和生理知识。其中运动技术和健康知识是客观的,是可以考察和测量的,通过体育课堂上的“课课练”来测定锻炼的时间和数量实现。因此,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专项化,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专项体育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的需要。学生学练专项,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专项体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的阶段学生,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身体素质方面,因此,应何时开始专项化教学是一个关键问题。专项体育课的重要特点是专项性,即打破行政班级授课,学生按照兴趣选择项目进行学练,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的再构建探讨*刘敬行李斌(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摘要]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的再构建,围绕在校阶段和非在校阶段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展开。在校阶段体育教育体系的再构建主要围绕何时开展专项体育课,以及为何在初中开展专项体育课展开谈论。非在校阶段体育教育体系的再构建应在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的基础上,引入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支撑、协会为骨干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体系。[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体系;再构建[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