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火、防爆、禁烟治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加油站消防、防火、防爆、禁烟治理,贯彻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加油站范围内的所有基层单位和从业人员。3职责3.1专职平安治理员负责组织本制度的审核、修订,负责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组织义务消防队并定期进展演练,制定相关治理台帐。3.2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防火、防爆、禁烟治理第一责任人。3.3加油站所有从业人员都有维护消防平安,保护消防设备,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灭火的义务。4操纵程序4.1加油站禁烟(火)区加油站运营区:加油区、卸油区、油罐区加油站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洗手间等。加油站其他区域:配电室、便利店、厨房、绿化带。4.2预防4.2.1着火源的操纵与消除4.2.1.1加热用火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可能防止采纳明火而改用蒸汽等加热。假设在高温反响或蒸馏操作中,须使用明火或烟道气时,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或隔离,封闭外露明火,并定期检查,防止泄漏。4.2.1.2检修动火禁火区除消费用固定火源外,所有动火作业必须按照动火作业平安治理规定办理动火证。4.2.1.3流淌火花和飞火a.在易燃易爆区域和贮罐区等地点严禁电瓶车进入。b.同意车辆进入的区域,车辆排气管上必须装有火星熄火器等平安装置。c.在加油站区域内严禁吸烟。d.在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穿着不符合静电平安要求的化纤工作服。1.防止易燃易爆物料与高温设备、管道外表相接触,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外表。2.严禁在高温管道和设备上烘烤衣服或放置可燃化学品。3.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和危险温度。4.消除电气火花和危险温度。5.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和爆炸性物质的性质,对分厂内的电气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装置和电气线路等,分别采纳防爆、封闭、隔离等措施。1.消费、储存和装卸可燃气、液体的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2.空气别离装置、保冷箱及其箱内设备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3.用空气单调、掺合、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及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4.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有导静电装置。5.防止雷电火花,按照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4.2.2工艺过程的平安操纵4.2.2.1采纳平安合理的工艺过程a.按物质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工艺改革以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替代危险性大的物质,以减小火灾爆炸的危险性。b.系统密闭及负压操作,设备应尽可能无泄漏。c.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