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平安责任制度一、总那么1、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平安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lt;://yjbys/zhidu/。2、消费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展监视检查。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局部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缺乏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行的作业活动。有限空间分为三类: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响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仓库等。二、有限空间作业平安技术要求1“、【检测】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那么。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以下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lt;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lt;25ppm〕。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觉察超标,应立即停顿作业,迅速撤出人员。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要素进展持续或定时检测。施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平安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品种和检测浓度等。2、【危害评估】施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按照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情况进展评估,制定消除、操纵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平安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按照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平安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要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局部:化学有害要素等标准进展。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展平安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构造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抢救方法等。3、【通风】施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纳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迫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道路、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4、【防护设备】应为作业人员装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