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总第209期治理研究GovernanceStudiesNo.1,2023GeneralNo.209多元协同与基层下沉:中国城市文化治理的基层实践收稿日期:2022-05-01作者简介:宋道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郭苏建(通信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编号:17VZL0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态差异和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2BDJ115)。□宋道雷郭苏建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文化治理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从总体上看,城市文化治理逐渐从政府一元主导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模式转型,城市文化治理的空间实践机制随之也发生变化。政党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和市民自治组成多元协同治理网络,推动城市文化治理向基层下沉。大型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为过去式,城市基层小尺度空间成为城市文化治理的重要领域。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治理,促使城市基层的街区和社区成为满足普通市民需求的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治理向基层下沉的重要实践。关键词:城市文化治理;治理;多元协同;城市空间;基层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23)01-0125-011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治理被提到越来越高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举措。这分别从文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层面,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效能建设。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了对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央的521DOI:10.15944/j.cnki.33-1010/d.20230217.007这些重要论断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对文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平,真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具体来讲,中国的文化治理实践是以城市文化及其治理为主轴展开的。2015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以城市文化为支点撬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突出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