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基础理论ARCHIVALBASICTHEORY-13-“区块链+”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共建、长存和同治*王平1,2,3刘漫漫2李沐妍2杨寒沁2(1.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2;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3.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摘要: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正在稳步开展,其中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保障依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块链作为新兴的可信管理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优势愈发凸显。在与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应用结合上,深入剖析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技术和管理融合的内在关联和外在呈现,并从共建、长存和同治三个方面探讨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中区块链应用的思路和策略。关键词: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区块链中图分类号:G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5-9652(2022)04-0013-0080引言2020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确立“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的原则[1],为电子档案单套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到2022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一般要求》开始正式实施,为实现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单套制管理提供了具体要求和标准支撑[2]。与此同时,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推行脚步一直向前,自2015年起,浙江、上海纷纷开展电子化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近年北京市互联网法院[3]、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4]、辽宁省档案馆[5]等纷纷通过试点验收,稳步推进各类专业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工作。然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还未全面覆盖,试点工作居多,主要还是考虑到当前数据化背景下,电子档案单套制可能会面临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问题。有学者指出,在单套制环境下,长期保存技术的可信问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问题等都会影响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进程[6],此外电子档案对存储设备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使其面临了较大的真实风险和安全风险[7]。为此,档案及相关领域的学界和业界开始着手引入新兴信息技术方法——区块链,来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可信问题,例如探讨区块链在电子文件四性维护方面的适用性[8],构建文件档案管理可信生态[9],探索区块链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的实施策略[10],还有中国石化[11]、中国电力建设[12]、广州互联网法院[13]等开展契合业务需求的区块链实践等。其中虽然已有关于区块链在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但是专门针对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进行技术应用逻辑和应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