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性疾病·儿童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感染及治疗现状张慧芳周浩泉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62276244)作者单位:230000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内科通信作者:周浩泉,zhouhq2005@qq.com[摘要]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是造成儿童多脏器系统重症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因耐药率高、治疗困难等,使临床工作面临挑战。本研究重点概述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分离率占前3位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儿童感染中的现状、耐药性及治疗情况。[关键词]儿童,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广泛耐药;条件致病菌;药敏试验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3.02.001非发酵菌是指一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物体表面、空气中,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机会性感染。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6-2020年监测结果[1-5]显示,非发酵菌占总分离菌株的比例较高,分离率占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某些非发酵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但是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非发酵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灭活酶、降低膜通透性、形成生物被膜、整合子传递等)对其产生耐药性,从而衍生出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近4年的研究[6-9]发现,我国儿童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感染较为常见,且耐药率较高,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十分有限,因此儿童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重点概述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分离率占前三位的各菌株在儿童感染中的现状、耐药性及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针对此类患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CRPA)1.1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能够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甘露醇、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抵抗力较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强,耐许多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56℃、1h可致死。PA可以在人体皮肤表面正常定植,污染医疗器械和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为条件致病菌。PA的分离率近年有下降趋势,但仍然是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PA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相对较少见。在美国,CAP中PA的分离率仅为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