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农民问题】农业经济2023/2发达经济体青年农民培育政策及启示*◎肖舒苑1易川琪2张梅2*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应着力于促进青年人才从服务城市发展向服务农村社会经济管理转变。欧盟、美国及日本分别形成了以促进城市地区或二、三产业的青年人才下乡、帮助新进青年农户扫清成长阻碍以及提高现有青年农民农业活动素质水平为特点的完整的青年农民培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可依托于健全的长效激励、保障机制,放开的户籍制度,完善的认定认证程序,专门的官方机构以及涵盖内容广泛的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培育青年农民。关键词:发达经济体;青年农民;培育政策;乡村振兴;激励机制一、引言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人才振兴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202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乡村振兴基本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的格局。然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却面临着农业人口老龄化及农村空心化等现存问题的制约。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55岁、36-54岁、35岁以下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3.6%、47.3%和19.2%。2020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则预计,到2025年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25.3%。这不仅不利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广泛传播,也限制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农民相比,青年农民有着更活跃的思维、更高的学习能力和更强的创造能力。青年农民不仅在第一产业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引领带动作用,还是当前大量涌现的农业新业态中的活跃主体[1]。青年农民规模的壮大、农业活动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农业内生发展动力,优化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是乡村振兴必须依托的主体。一些发达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青年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早于二十世纪初就相继在各类农业政策中引入青年农民培育政策,且经过多年改革渐趋健全完善。其中,欧盟政策着力于促进农业产业外的青年人才下乡返乡,美国政策重点在于帮助新进青年农户破除初始发展阶段的障碍,日本政策则更偏向于提高现存青年农民的职业化程度,在青年农民培育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国家特色。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建设管理型人才队伍、如何推动科技型人才服务农业生产方面,而缺少对如何激励并培育青年人才下乡返乡的深入探讨,更缺少对发达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