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1期2023年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3,No.1Jan.,2023收稿日期:2022-11-18作者简介:吴重庆,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①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索引号410A04-0402-202201-0014。②胡焕庸于1935年以黑河(爱辉)—腾冲线揭示中国人口分布规律时,“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96%,西北半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4%。③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年。【县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专题】追寻内生的力量———“隙地”“狭地”“边地”的“空心化”反向运动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州510275)摘要: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观察2010年至202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的十年时间里,全国农业县(不包括县级市和县级区)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在这些常住人口出现增长的农业县里,又大体可以分为省际结合部的“隙地”、东南沿海人地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二至四倍的“狭地”、西南民族地区的“边地”,简称“三地”。探讨“三地”的空心化反向运动的地方社会经济逻辑,并深入具体区域,结合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生计方式、家庭结构、地方传统,理解农民的行为选择及流动,追寻区域社会的内生动力,在具体的区域中认识中国农村。关键词:隙地;狭地;边地;空心化反向运动;内生动力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65(2023)01-0029-13农村空心化是经济全球化及城市化浪潮席卷下的产物,空心化的实质是乡村的各种生产要素不可逆流向城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全国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57万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①。人口流动的大方向还是“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