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业开展交流材料范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陕西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显著增强,生产能力快速提高,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技术比较先进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88.1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总产值7322.92亿元,增长31.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57%,从业人员到达260万人,实现利税1342亿元。与1949年相比,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560倍,固定资产增长了4800倍。工业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主渠道、经济开展的主动力。一、六十年开展为陕西工业奠定了坚实的根底陕西工业开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文明作出过杰出的奉献。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前,陕西工业经济十分落后,根底非常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年总产值2.86亿元,仅占当时工农业总产值的18.8%,固定资产原值7800万元,发电量2837万千瓦时,生产原煤61万吨、原油820吨、棉布3433万米、机制纸391万吨、机床30台。全省工业企业7万多户,从业人员16万人,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25人。可见当时陕西工业根本上处于个体手工业阶段。陕西现代工业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壮大起来的,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时期。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对陕西大规模投资,极大地促进了陕西工业开展。国家第一批156个重点建设工程中有24项建在陕西,同时国家还在陕安排了50个大中型工业工程。关中地区一批军工、机械、电子、煤炭、轻工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西安的纺织城和电工城,使陕西成为当时全国三大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七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又大量增加了在陕投资,并有一批沿海企业内迁我省。新成立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100多家,使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电子工业得到较快开展,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新建了精密机床、工磨具、电厂和煤矿等一批工矿企业。这段时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陕西根本建成了以能源、机械、电子、军工、冶金等重工业为主体,根底较好、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陕西工业稳步开展、不断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不断提高。1979年工业对GDP增长的奉献为21.6%,1989年上升到34.6%,2023年以后工业对GDP的奉献在50%以上。进入新世纪,陕西工业开展开始提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0亿元,2023年是1267亿元,2023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