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封面故事┣┫“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成都市双流区古称广都,与成都、新都并称“古蜀三都”,是古蜀文明发源地。历经蚕丛建都、广都建县、葛陌桑田,到现在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成为联通世界的航空枢纽;从诸葛亮屯兵牧马到百年茶馆人间烟火,双流历经4500多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如诗如画、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如今,世界的双流正乘着大运会的东风,以文化之美恭迎八方来客,以惠民举措提升城市幸福品质,以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深度转型。从千年非遗到蜀锦文创上世纪吐鲁番阿斯塔拉226号墓发掘出土的“连珠龙纹锦”残片背面,有墨笔行书题记:“双流县,景云元年折调紬绫一匹,双流县八月官主簿,史渝。”这是全国出土古代丝织物中唯一记载出产地的绝世珍品,它是成都双流织锦业繁荣发达的历史见证。穿越千年,此次成都大运会的奖牌绶带史无前例地采用蜀锦工艺和材质制作,并在地处双流的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织造而成。记者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见到了大运会奖牌绶带成品,其花纹织造可谓“千丝万线,才成光华”,蓝色丝线用于绶带表面,纹样主要由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太阳神鸟、成都市市花芙蓉花和棋盘格构成;红色丝线用于绶带的里侧,纹样主要是祥云,两色织品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绶带成品,在自然光线中折射出别样的质感,古朴典雅,精美绝伦。74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娓娓道来大运会奖牌绶带背后的秘密。“2020年,我们就和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马丽娃教授共同组成大运会奖牌绶带设计团队,纹样设计经蜀锦设计工艺师进行图案的二次转译后,采用传统蜀锦织造技艺运精心“织就”大运遗产成都市双流区正乘着大运会的东风,以文化之美恭迎八方来客,以惠民举措提升城市幸福品质,以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从城市深度转型。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31┣┫COVERSTORY用重经多纬多重组织的工艺织就。”胡光俊介绍说,“纹样设计前后共计100多稿,经大运会组委会定稿后在试制过程中修改40多次,于2020年11月呈现成品2300条。”胡光俊团队开启了从早晨8点到晚上12点两班倒生产模式,历经无数挑战,绶带的最终质地与图案效果完美呈现,受到国际大体联官员的高度肯定。蜀锦研究所还结合大运会特色元素创新设计推出系列文创产品——蜀锦花树对鹿纹样丝巾、蜀锦双面渔夫帽、蜀锦随身镜等,备受各方赞许。胡光俊自豪地告诉记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