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57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周喜宗张渝李清郭伦强(通讯作者)盐津县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500摘要:目的对于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加以治疗,分析其详细效果。方法以本院为研究场地,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对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涉及100例加以抽取。以随机性为前提作分组工作,对照组摄入的50例以开放后路手术为治疗选择,观察组摄入的50例则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为治疗工具。就两组获得的手术详情的测量、记录数据,治疗后一年的疗效统计情况,各时间点的疗效详情,术后并发症涌现结果展开差异性评估工作。结果观察组获得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水平等均处于更优一方,治疗后一年的总疗效处于更高一方,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一年获得的疗效相关指标水平均处于更优一方,获得的术后并发症总涌现率处于更低一方(P<0.05)。结论对于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加以治疗,获得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后路手术,出血量更低、康复速度更快。此外,在应用时必须仔细评测患者是否满足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条件。关键词:腰椎融合术;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开放后路手术中图分类号:R687.30引言对于产生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首要治疗工具即为腰椎融合术。虽然此手术治疗效果优异,但是术后有引发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简称邻椎病(ASD)[1-2]。此类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部分年龄较高、内科疾病较多和较严重的患者拥有的手术难度、不稳定性极高,因此选择更为合适、安全的手术形式异常关键。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应用时,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肌肉软组织损坏、椎板等后方结构破坏情况。且其在局麻状态下进行,并发症较少出现。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操作空间的有限性、学习曲线较长的局限性,对于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的患者并不合适。因此,本文以本院为研究场地,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对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涉及100例加以抽取。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为治疗工具,展开差异性评估工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为研究场地,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对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涉及100例加以抽取。以随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