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艺术天地TIANJINEDUCATION135135聚焦音乐核心素养构建有效聆听路径■福建省福州市琅岐第二中心小学陈庸兴在音乐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聆听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聆听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文化认知。本文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出发,结合人教版五年级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从新歌旋律、乐曲节奏、媒体技术、赏析活动和交流平台等角度,探究有效聆听教学的路径,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美国著名音乐家科普兰曾经提出,要想更好地理解一段音乐,学会聆听比任何的行为和方式都要重要,聆听才是与音乐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聆听这个行为是进行音乐内容输入和理解的前提,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应该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紧扣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优化和创新聆听教学,改变学生对听觉艺术的认知和审美,实现情感共鸣。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聆听的重要性(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音乐是情感的一种释放和表达,也是心灵之间的一种碰撞和融合。对小学生来说,要想获得音乐上的感知和情感上的互动,需要对音乐进行有效聆听,从童谣、儿歌、民歌、流行等不同形式的音乐中,用耳朵去捕捉心灵上的节拍、脑海中的旋律以及大自然中的那一抹风。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和优化聆听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的音乐输入提供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完成音乐知识和内容的积累,还能为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提供必备的支持和帮助,实现乐感的有效引导和培养。(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最早起源于地头田间的劳动号子,采集了来自大自然的风声、雨声,也注入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和阴晴圆缺。音乐中的丰富情感体现在每一个欢快的节奏中,蕴含在每一句仔细斟酌的字里行间,融入悠扬婉转的旋律里。学生要想体会这些乐曲中的情感,必须构建有效的聆听途径、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让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学生认真聆听的方法,来完成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开启聆听旅途的钥匙,搭建科学的音乐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和感知。这样的教学实践探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完成内心情感的激发,实现音乐与内心的互动交流。(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