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AcademicResearch景德镇陶瓷业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汉代,之后不断发展,至清朝前期达到世界陶瓷业发展的顶峰。本文对东汉至清朝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进行梳理,从自然环境、历史更迭等角度进行分析,力图理清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历史脉络。1东汉至南北朝的文献记载《浮梁县志》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①景德镇在东晋时称“新平”,地处昌江东南,也被叫作“昌南”,属浮梁县,县治在今景德镇市北浮梁。从文献记载可知,景德镇从东汉就开始制作陶器,那时的陶器大多粗糙劣质,只供当地人日常使用。但是,景德镇至今还没有发现东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残瓷碎片。2隋唐至五代的发展蓝浦是一位清代陶瓷学家,他生长在景德镇,熟悉瓷器生产过程,看到没有专门记述景德镇瓷器的书,便撰写了《景德镇陶录》(图1),其中详细记载了景德镇的情况:“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②景德镇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水土宜陶”的先天条件,优质的陶土原料—瓷石为景德镇作为陶瓷产地的起步提供了优势。南朝陈至德年间,皇帝在建康建造宫室,景德镇烧制陶瓷柱础进贡,但是此时陶瓷的质量仍然不堪使用。虽然此次烧瓷最终失败,但也说明当时的景德镇瓷已经声名远播,也证明虽然景德镇的陶瓷已经有一定水平,但因为烧制温度较低,陶瓷不够坚固,与宫廷用瓷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唐代,昌南镇制瓷匠陶玉将自己烧制的瓷器带入关中,向朝廷进贡,瓷器质量精良,景德镇陶瓷逐渐发展。《景德镇陶录》载:“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陶玉所烧瓷器称“陶窑”,也被称为“假玉器”,陶玉将瓷器献于朝廷,从此“昌南瓷名震天下”③。与此同时,景德镇还出现了一位与陶玉同样著名的制瓷工匠—霍仲初。霍仲初所烧瓷器称“霍【作者简介】郭妍,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研究。【作者简介】岳明,男,硕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化研究及文物管理。【作者简介】闫若楠,女,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园林研究。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探析摘要: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隋唐、宋、元几朝逐步发展成熟,至明朝时期景德镇在全国陶瓷业占据领头位置,直到清朝前期景德镇达到世界陶瓷业发展的顶峰。通过对景德镇陶瓷业历史发展的梳理,一方面展示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为景德镇陶瓷业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8....